时间: 2025-05-03 14:0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00:02
西江月
夜半河痕依约,雨余天气冥濛。
起行微月偏池东。
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
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夜深时分,河面上的痕迹若隐若现,雨后天空朦胧。
微弱的月光照在池塘的东边。
水中的影子浮动着花朵,花影又摇曳着帘子。
酒量减少,难以追忆那醉意朦胧,恨不得长久留住那题红的美好。
雁声传到画楼中,
也希望那位美人能感受到秋风的到来。
“画楼”常用于古代诗词中,寓意着美人的居所,象征着柔情与婉约的生活。此处“雁声”与“秋风”结合,暗示着思念之情,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感伤。
赵与仁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此诗创作于雨后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人思念之情,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西江月》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人在夜半时分,描绘了朦胧的雨后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夜半河痕依约”的描写,展现了水面轻轻荡漾的美感,而“微月偏池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心境。
通过“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诗人将自然与人事巧妙结合,水中的倒影与帘子的轻动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情感波动。接下来的“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诗人以“雁声能到画楼中”来呼应前面的情感,秋雁的呼唤似乎在提醒着美人,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深刻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夜景,表达了对美人和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共鸣。
诗中“夜半河痕依约”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清晨的阳光
B. 深夜的宁静
C. 午后的喧闹
“雁声能到画楼中”中的“画楼”象征什么?
A. 壮丽的山川
B. 美人的居所
C. 繁华的市集
诗中“量减难追醉白”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轻松愉快
B. 思念与遗憾
C. 激动与兴奋
可以将赵与仁的《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