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53:07
原文展示:
风霜吟 邵雍 〔宋代〕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殒者赤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看到风就倒伏的是草,看到霜就凋零的是红草。听到风声就鸣响的是松树,面对霜寒依然挺立的也是松树。遇到风就倒伏,遇到霜就受伤,怎能说它存在,怎能说它不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哲理,富有理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比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品质的赞美。草在风中倒伏,在霜中凋零,而松树则能在风中鸣响,在霜中挺立,这种对比突出了松树的坚韧不拔。最后两句“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能真正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表现,赞美了坚韧不拔的品质,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能真正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