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16
西江月(武昌妓徐楚楚号问月索题)
作者: 刘过 〔宋代〕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呼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楼上的美人楚楚动人,天边的明月缓缓升起。
她叫小童快来卷起长长的裙子,我想问她几句心里话。
月亮圆的时候,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显得少了呢?
而月亮缺的时候,终究又是如何呢?
嫦娥对此无言,只是闲闲地踌躇,
飞过画栏,向西方飘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嫦娥奔月的典故源自《史记》和《淮南子》,讲述了嫦娥因盗食仙药而飞升月宫的故事,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作者介绍: 刘过(约1080年—约1150年),字梦得,号东皋,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昌,正值作者游览之时。诗中描绘了月夜情景,表现了一种对美人和月亮的思考,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爱情和孤独的感慨。
《西江月》是一首抒情词,展现了诗人对美人和月亮的思考。开篇以“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引出情景,光与影、人与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氛围。此词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美景,更深刻地探讨了月亮圆缺背后的情感意味。
诗人在“试问中情几句”中,表现出对美人内心情感的好奇与向往,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接着,通过“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的反问,隐喻了人情的复杂与无常,暗示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以“嫦娥无语谩踌躇”收尾,嫦娥的沉默象征着对孤独的认同与无奈,飞过画栏的意象则表现出一种无法追寻的惆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与爱、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爱与孤独的主题,通过对月亮的圆缺比喻人事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人”指的是谁?
A. 嫦娥
B. 楼上的女子
C. 诗人自己
D. 小童
诗中“圆少却因底事”表达了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人事的无常
C. 对月亮的赞美
D. 对美人的思念
“嫦娥无语谩踌躇”中的嫦娥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爱情
D. 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过的《西江月》更侧重于对人情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达对乡愁的思念。两首诗均以月亮为主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