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07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
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
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
空濛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
移时共兰鹢。正乍展香襟,旋散瑶席。
佩珠许傍宫腰摘。
更瑞锦分系,宝钗亲嘱,衍波笺字莫漫湿。
附蘋末吹入。岑寂。又如昔。
向洛渚遗尘,步袜重觅。
鸳鸯飞去头俱白。奈踏浪难稳,鄣风无力。
水云天远,只此意,怎忘得。
一只小船斜靠着,轻轻的衣衫如雪般洁白。
凝视那清澈的镜子,心中倦怠,隐约看到仙女在寒碧中漂浮。
霜林的泪丝编织成春天的红装。
远方的山峰朦胧,依然是青色的螺纹似的黛色。
过了一会儿,和兰鹢一起。正好展开香气的衣襟,随即散开瑶席。
佩珠大概是从宫腰旁摘下的。
更有瑞锦系在身旁,宝钗亲自叮嘱,笺字上不要被水弄湿。
轻风吹入蘋草的边缘,宁静,仿佛又回到了往昔。
在洛渚的尘埃中,重重寻找着足迹。
鸳鸯飞走了,头都变白了。奈何踏浪难稳,阻挡风的无力。
水天相接的远方,只有这样的情意,怎能忘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贞观(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蕴甫,号梅溪,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兰陵王 江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日情怀的追忆。
《兰陵王 江行》是一首充满清新雅致的诗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描绘片帆轻盈的意象,瞬间带给读者一种飘渺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接着,诗人以“凝眸倦清镜”表达了内心的疲惫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中“霜林泪丝织”一句,巧妙地将秋霜与春红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变迁与人心的感伤。后面的“移时共兰鹢”则引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象征着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此外,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鸳鸯的离去与踏浪的无力,象征着爱情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从片帆到远山,再到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片帆侧”形容的是什么?
“霜林泪丝织”中的“泪丝”象征着什么?
“鸳鸯飞去头俱白”中的“鸳鸯”代表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