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5:47
忆王孙·春闺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东风庭院暗香恬。
半树梨花压画檐。
眉黛无端簇一尖。
晚愁添。
细雨潇潇不捲帘。
春天的东风吹来,庭院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安静而恬静。半边树上的梨花压低了屋檐,显得格外娇嫩。她的眉毛如黛色般无端地聚拢成一个尖尖的形状,令人心生怜惜。傍晚时分的愁绪逐渐增添,细雨轻轻地洒落,却没有人去卷起窗帘。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于明朝中期,因其才情在当时颇具声望。她的诗歌多描绘女性情感,表现细腻,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所传诵。
《忆王孙·春闺》创作于董以宁的生活环境中,反映了她对春天的感受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透露出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时候,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忆王孙·春闺》是一首情感细腻的古诗,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愁绪。诗的开篇就通过“东风庭院暗香恬”描绘出一幅温暖而安静的春日庭院图,暗香四溢,给人一种恬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半树梨花压画檐”一句,梨花的娇嫩与屋檐的低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脆弱。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不禁引发了对自身情感的思考。眉黛无端簇一尖,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最后两句“晚愁添,细雨潇潇不捲帘”,则将内心的愁绪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细雨的轻柔与晚愁的沉重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以柔和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却又在细腻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示了董以宁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宁静与女子的柔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对美好与忧伤并存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细雨潇潇”中“潇潇”形容的是?
诗人对女性美的描绘主要通过哪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