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意》

时间: 2025-05-07 09:33:01

诗句

妾自梦香闺,忘郎在远道。

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3:01

古意

作者:袁枚 〔清代〕

原文展示:

妾自梦香闺,忘郎在远道。
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

白话文翻译:

我在梦中回到那香气四溢的闺房,忘记了你在遥远的路上。
我不习惯这种离别的情感,转身却只能向空荡荡的地方怀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妾:古代对女子的自称,通常指地位较低的妻妾。
  • 梦香闺:梦见自己在温馨的闺房中,香气四溢。
  • 忘郎:忘记了远方的爱郎。
  • 不惯:不习惯。
  • 别离情:离别的情感。
  • 回身向空抱:转身向空无一物的地方抱怀。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香闺”一词常用于表达温馨的女性空间,代表着思念和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又号随园,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学者,倡导自然、真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感受与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个人情感,表达对离别的感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古意》是一首极富情感的抒情诗,袁枚通过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往昔的向往。首句“妾自梦香闺”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这种梦境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柔软的情感。然而,随之而来的“忘郎在远道”则突显了现实的残酷,远方的爱人让人倍感孤独与惆怅。第二联“不惯别离情,回身向空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无奈与对爱的渴望。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袁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自梦香闺”: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回到温馨的居所,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忘郎在远道”:表达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情感由梦境转向现实,造成强烈的对比。
  3. “不惯别离情”:直接表达对离别情感的不适应,情感真切。
  4. “回身向空抱”:体现出一种孤独感,转身面对空无,令人心酸。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空”当作可以怀抱的对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体悟,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爱人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闺:象征着温馨、美好和女性的柔情,代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远道:象征着距离与隔阂,暗示着爱情的无奈与思念的深切。
  • :象征着孤独和失落,表达对爱的渴望与无法触及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妾自梦香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惆怅
    • B. 温馨
    • C. 无聊
    • D. 愤怒
  2. “不惯别离情”中的“别离情”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的快乐
    • B. 离别的痛苦
    • C. 离别的期待
    • D. 离别的无奈
  3. 诗人通过哪种情感对比来表达离别的痛苦?

    • A. 梦境与现实
    • B. 过去与未来
    • C. 生活与死亡
    • D. 喜悦与悲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袁枚的《古意》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离别的苦楚,但袁枚更侧重于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的情感脆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学魅力。

参考资料:

  • 袁枚《随园诗话》
  • 《清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游至僧舍及逆旅戏赠绝句 记出游所见 对酒 雨霁春色粲然喜而有赋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 读史 晚霁二首 其一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 其五 逃暑小饮熟睡至暮 偶怀小益南郑之间怅然有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放 积而能散 中洲 包含汁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排门逐户 单耳刀的字 相偕 独擅其美 青衫司马 士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抱恨 顺水推船 一来一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