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7:52
薄俗何心议感恩,谄容卑迹赖君门。
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薄俗中人们为何会心中感恩,恭维的姿态和卑微的行为都依赖于你这个君主的门庭。春申君的名声在外,门下曾有三千门徒,如今却寂寞无人与我同在这李园中。
张祜,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唐宣宗时期,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感春申君》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春申君的典故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反映出对权力与人情的复杂感受。
这首诗通过春申君的典故,表面上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实际却蕴含着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薄俗”引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庸俗之风,表现出一种失望和无奈。诗句中的“谄容卑迹”描绘了人们为了获得权势者的宠爱而不得不低声下气的情景,反映了人情的虚伪与冷漠。
“春申还道三千客”一句,既是对春申君的称颂,也暗含了对于众多门徒的怀念与惋惜,仿佛在感叹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寂寞无人杀李园”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李园象征着一个曾经热闹的场所,如今却冷清无人,令人感到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人心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令人深思。
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对人情冷漠的失望,以及对曾经繁华的怀念,中心思想在于揭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诗中提到的“春申君”是谁?
A. 战国时期的名将
B. 唐朝的皇帝
C. 诗人的朋友
诗中“薄俗”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庸俗的风气
C. 高尚的品德
“寂寞无人杀李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欢聚
B. 孤独与失落
C. 忙碌与繁华
比较张祜的《感春申君》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着重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个体的孤独,后者则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与洒脱,二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不同人生境遇的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