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常州郡斋六首》

时间: 2025-08-12 21:40:59

诗句

荀令当年此谪居,空文惟有七篇馀。

我今亦作兰陵守,不忍援毫便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1:40:59

原文展示

荀令当年此谪居,
空文惟有七篇馀。
我今亦作兰陵守,
不忍援毫便著书。

白话文翻译

荀子的那一年被贬到这里,
留下的文章仅有七篇多。
如今我也成为了兰陵的守官,
不忍心提笔写书来表达我的感受。

注释

  • 荀令:指荀子,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因政治原因被贬。
  • 谪居:被贬之地,表示作者在此地的处境。
  • 兰陵:地名,指今江苏常州一带。
  • 援毫:提笔,写作的意思。
  • 著书:写书,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典故解析

荀子被贬的典故出现在《史记》和《荀子》中,突显了古代士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七篇”,指的是荀子所作的《荀子》中的一些篇章,表现出作者对古人文章的崇敬与自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襄,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诗歌和散文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常以哲理和情感相结合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襄被贬的时期,诗人以荀子的经历为引,表达了自己身处艰难境遇时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提及荀子,表现出对古代士人的尊敬,同时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前两句的对比,展示了荀子在逆境中仍能有所成就的精神,而自己在当前的环境中却感到自愧不如,无法提笔写作。最后一句“我今亦作兰陵守”,不仅表明了身份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理想的渴望与挣扎。整首诗在表现对古人敬仰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突显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荀令当年此谪居:提到荀子被贬的历史背景,暗示身在逆境。
    • 空文惟有七篇馀:对比荀子留下的作品,表现出对自己无作为的自责。
    • 我今亦作兰陵守:诗人自比荀子,表达身份的相似性。
    • 不忍援毫便著书:尽管有写作的冲动,但因境遇而无能为力。
  • 修辞手法

    • 对比:荀子的成就与自己的无为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借古人之事来映射自身的境遇,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士人在逆境中的挣扎与理想的渴望,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荀子:象征着智慧与成就。
  • 兰陵:象征着诗人当前的身份与职责。
  • 书写:代表着思想的表达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荀子被贬的地点是哪里?

    • A. 兰陵
    • B. 常州
    • C. 齐国
    • D. 晋国
  2. 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态度是什么?

    • A. 鄙视
    • B. 崇敬
    • C. 忽视
    • D. 质疑
  3. "援毫"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画画
    • B. 书写
    • C. 书法
    • D. 笔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襄的诗,前者强调豪情与奔放,而后者则展现出深沉的思考,对比中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体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陈襄的诗作及其风格分析。
  • 《荀子》:荀子的哲学思想与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严子陵钓台 道中即事 次杨监簿上陈守赈灾韵 沿江买鱼不得询之则前比我为官船所强取故有 龙道者生日就状元局中置酒寄以诗 再用前韵寄后林 送高录参美任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游曲江分韵得日字 和赵提刑韵送吕堂长主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靡云蒸 崩渹 粉妆玉琢 巳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力敌千钧 枯肠渴肺 千金买赋 险象环生 注拟 日字旁的字 心迹双清 双人旁的字 指水盟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