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10
江行安可食无鱼,问着笭箵总道虚。
底事官船渠不卖,从来污吏喜侵渔。
在江边行走,怎能找到可食用的鱼呢?问了渔夫,都是说没有。到底为什么官船不卖鱼呢?原来污吏总是喜欢侵占渔民的捕捞。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官民矛盾的普遍现象,涉及到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以讽刺手法揭示官场腐败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官僚体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江边捕鱼的描绘,表达对官员贪婪行为的不满和对渔民困境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与人性思考。诗人在江边观察渔民的困境,表达了自己对鱼资源匮乏的无奈和对官员腐败的愤怒。全诗以“江行安可食无鱼”开篇,直接点出问题,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背后的原因。在“问着笭箵总道虚”中,渔夫的无奈与失望展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渔民对生计的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官员的控诉,揭示了官员对渔民的剥削与压迫。“污吏喜侵渔”直接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官员的贪婪与渔民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激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真实的情感,引人深思。姚勉以一种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强烈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揭示了官员的贪污腐败与渔民的困境,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权力滥用的愤怒与控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行安可食无鱼”意指什么?
“污吏喜侵渔”中的“侵渔”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