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27
应天曾建塔,又此结精庐。
释氏缘何熟,诗人念总疏。
壁荒遗尽水,僧老学翳书。
笑我重来者,经年不定居。
这座古寺曾因应天而建起宝塔,而今又在此筑起精致的庐舍。
佛教为何得以如此盛行,诗人对此却感到有些疏离。
墙壁已经荒废,水迹遗留无几,老僧专心学习,却只剩下模糊的书本。
他笑我这位重回此地的人,年复一年却始终没有定居的地方。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佛教与自然的思考,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古寺之中,诗人重游旧地,感叹寺庙的衰落与变化。社会动荡与佛教的盛衰让他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古寺》一诗以古寺为背景,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回忆起古寺曾因应天而兴建塔楼,而今又新建庐舍,这种对比突显出时间的变迁与人们对信仰的寄托。接着,诗人反思佛教在世俗生活中的地位,感到一种疏离感,这种情感在“释氏缘何熟,诗人念总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表达了对佛教盛行的无奈与对自我处境的迷茫。
第三、四句则转向具体的环境描写,寺庙的墙壁已经荒废,水迹所剩无几,预示着佛教的衰退和人情的冷暖。而老僧“学翳书”,则呈现出一种孤独的坚持,尽管环境日渐萧条,仍旧努力学习,似乎在追寻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最后一句“笑我重来者”,则透露出一种自嘲和对人生无常的认知,诗人在此地徘徊,却始终没有安定下来,表达了他对归属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寺的怀念,对佛教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揭示了人与环境、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人对古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怀念与敬仰
B. 轻视与否定
C. 无所谓
答案:A
“释氏缘何熟”的意思是?
A. 佛教为何盛行
B. 佛教为何冷淡
C. 佛教为何难以理解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老僧在做什么?
A. 努力修行
B. 学习书本
C. 与人交谈
答案:B
以上内容为对《古寺》这首诗的全面解析与欣赏,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