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9
芳菲犹未露香妍,已是梅开溪上园。
香静细参花外意,眼明应笑雾中昏。
自怜拙思污吟笔,谁赋新诗人梦魂。
风味满前难料理,急招挂客对开尊。
春天的芳香尚未显露,梅花却已经在溪边的园子里盛开。
香气幽静,细细品味花外的情意,眼睛清亮,想必会对雾中的模糊笑出声来。
我自怜我的拙劣思考,污损了吟咏的笔,谁能为我赋诗,唤醒我的梦魂呢?
眼前的风味难以料理,我急忙招呼客人,准备对饮美酒。
梅花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象征坚韧与清高,尤其是在寒冬中盛开,表现出不屈的品格。刘学箕所写的诗中,梅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
刘学箕,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带有浓厚的春意,透过梅花的开花,诗人传达出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前两句描绘了梅花的开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生命依然在顽强地生长。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流露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迷茫。最后两句则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诗人希望与友人共饮,享受生活的美好,尽管面前的美酒难以处理,却也不妨碍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融入了内心的思索与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春日画卷。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通过梅花的描写,诗人寄托了对生命和艺术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诗中“芳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香
B. 秋天的叶子
C. 冬天的雪
D. 夏天的雨
诗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态度如何?
A. 自信满满
B. 自怜自艾
C. 忽略不计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梅开”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刘学箕的梅诗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都表现了梅花的清高与坚韧,但刘学箕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流露,而王安石则更倾向于借梅花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