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8
原文展示: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白话文翻译:
在白门湾边,衰败的柳树显得格外凄凉,潮水拍打着城墙又退回去。小长干与大长干相连,但歌板和酒旗都已经零落殆尽,只剩下渔夫的钓竿。秋天的草地上,六朝的寒意依旧,花雨落在空荡的祭坛上。在无人的地方,独自倚栏而望。燕子在斜阳中飞来飞去,这片江山依旧如此。
注释:
诗词背景: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卖花声·雨花台》通过对南京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衰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京的古迹为背景,通过对衰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虑。诗中“衰柳白门湾”和“秋草六朝寒”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凄凉。诗人通过对“歌板酒旗零落尽”和“花雨空坛”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衰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门湾”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歌板酒旗零落尽”中的“歌板酒旗”指的是什么? A. 古代酒店的标志 B. 古代歌手的乐器 C. 古代酒杯 D. 古代旗帜
诗中的“秋草六朝寒”中的“六朝”指的是什么? A. 六个朝代 B. 六个月 C. 六天 D. 六个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