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左史倚相》

时间: 2025-08-09 00:03:23

诗句

善谑非为谑,微言可解纷。

祈招忘出处,也道读三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03:23

原文展示:

善谑非为谑,微言可解纷。
祈招忘出处,也道读三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善于调侃并不是为了取笑他人,轻微的言辞也能解开纷争。希望能够忘记自己的出处,像是能读懂《三坟》那样。

注释:

  • 善谑:善于调侃、讽刺。
  • 非为谑:不是为了取笑。
  • 微言:细微、轻微的话语。
  • 解纷:解开纠纷、争端。
  • 祈招:希望能够招致。
  • 忘出处:忘记自己的出身和背景。
  • 三坟:古代典籍,指的是《三坟》。在这里可能指代对古籍的研究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久,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诗人通过调侃与讽刺的方式表达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左史倚相》以极简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哲理。诗中提到“善谑非为谑”,揭示了调侃背后的深意,表达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智慧。善于调侃的人,往往能够以轻松的方式化解紧张局势,表明了机智与幽默的重要性。紧接着,诗人提到“微言可解纷”,更是强调了言辞的力量,虽是细微的言语,却能解决纷争。这种对言语力量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沟通和理解的重视。

“祈招忘出处”则传达了一种超越身份和地位的理想,希望人们能够不拘泥于自身的背景,而是追求更高层面的理解与智慧。最后提到“也道读三坟”,引申出对古籍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求,表明作者对经典的重视与对历史文化的认同。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智慧,也隐含了对社会关系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人性的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善谑非为谑:调侃并非出于嘲笑,而是出于一种智慧。
  2. 微言可解纷:细微的话语同样能够解决争议。
  3. 祈招忘出处:希望能够不受身份背景的限制。
  4. 也道读三坟:也在强调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善谑非为谑”来强调调侃的深意。
  • 象征:三坟象征着对古籍的尊重与求知的精神。

主题思想:通过调侃与微言,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提倡超越身份的智慧与对知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调侃,象征机智。
  • 微言:细微的言辞,象征沟通的力量。
  • 三坟:古籍,象征文化的深厚与智慧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左史倚相》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刘克庄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善谑非为谑”这句的意思是:

    • A. 调侃是为了取笑
    • B. 调侃并非出于嘲笑
    • C. 调侃是无意义的
    • D. 调侃可以解决问题
  3. “微言可解纷”中“微言”指的是什么?

    • A. 大声言辞
    • B. 细微言辞
    • C. 幽默
    • D. 诗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的《左史倚相》和王安石的《梅花》,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理,但刘克庄更倾向于通过调侃与智慧来探索人际关系,而王安石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集》

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刘克庄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丙午元夕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晚步 即事 水居 枕石 看雪 沁园春·竹焉美哉 沁园春(自适) 寿道民祁太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冷脸子 经营惨淡 嚼笔 戈字旁的字 财结尾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回顾 风字旁的字 条章 麦字旁的字 三旨相公 龙跃凤鸣 圆凿方枘 二者必居其一 专务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