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壶春堂》

时间: 2025-07-27 10:38:56

诗句

松漠丹成去不归,龙髯无复有攀时。

芳园留得觚棱在,长与都人作泪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8:56

原文展示:

壶春堂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松漠丹成去不归,龙髯无复有攀时。
芳园留得觚棱在,长与都人作泪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荒凉的松林和鲜艳的丹霞,仿佛春天的景象已经远去;而“龙髯”则暗指那些曾经茂盛的时光,如今已不复存在。最后两句提到芳园中依旧存在的觚棱(古代一种酒器),让人感到即使环境依旧,人们却只能感叹流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漠:这里指的是荒凉的松树林。
  • 丹成:指鲜艳的丹霞,象征着春天的美景。
  • 龙髯:比喻曾经繁盛的景象。
  • 觚棱:古代的一种酒器,象征美好时光的留存。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芳园”以及“觚棱”常常与宴饮、聚会的场景相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壶春,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壶春堂》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惋惜。开头的“松漠丹成去不归”,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不可逆转。诗人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徘徊,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的惆怅。

中间的“龙髯无复有攀时”,以“龙髯”这一意象传达了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给人以深深的失落感。最后两句则通过“芳园留得觚棱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尽管一切都在变化,但那些美好时刻的回忆仍然存在于心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令人深思。诗人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对比,使得读者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不禁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漠丹成去不归:描写了荒凉的松林和鲜艳的丹霞,暗示春天的美景已不再。
  • 龙髯无复有攀时:感叹昔日的繁荣和美好时光已然消逝。
  • 芳园留得觚棱在:即使芳园仍在,过去的美好却无法重现。
  • 长与都人作泪垂:与他人共感流年无情,泪水不禁流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髯”比作曾经的繁盛,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漠:象征荒凉与孤独。
  • 丹霞:代表美好与青春。
  • 龙髯:象征繁华的过去。
  • 觚棱: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髯”指的是?

    • A. 春天的美景
    • B. 繁华的过去
    • C. 酒器
  2.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3. “芳园留得觚棱在”中的“觚棱”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失去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杜甫在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园的思念,而范成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行与故游夜别 与胡兴安夜别 边城思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 颍昌湖上赠诸公 过后唐庄宗庙寄曹殿帅贯道 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 耳疾去后呈东坡 失调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攻城徇地 兀那 清浊同流 期求 鹤长凫短 赤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气字旁的字 不溯既往 不分伯仲 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炫服靓妆 阜字旁的字 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洞案 奢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