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0:03
渭水秋深,湓江春老,洞庭一湖。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独上君山,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终须。度了肩吾。稽首终南锺大夫。自太平寺里,题诗去後,东林沈宅,大醉归欤。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在秋天的渭水旁,我感到深沉的宁静;而湓江的春天亦已渐渐远去,仿佛洞庭湖中的水面上漂浮着淡淡的愁思。我问城南的古树,现在还在吗?洛阳的狂客们,又有谁能再来此地?我独自登上君山,遥望那巍峨的岩石,眼前是八百里宽广的水面,波涛翻滚,如同巨鲸在海中遨游。我何曾犯过错?在茶中做饭,酒中寻仙,终究是过了这样的日子。我向终南的锺大夫拜首,自太平寺写下这首诗后,醉意朦胧地回到东林的沈宅。天上酒席多,人间的相聚却少,更不想在庐山向你索要鳜鱼。如何才能好呢?不如借你的黄鹤,带我飞向那清静的地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聚散无常的哲思。
《沁园春·渭水秋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渭水秋深”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随即与“湓江春老”的对比,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通过对古树和“狂客”的提问,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孤寂的感慨。
“独上君山”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远望浩瀚的水面,心中不禁涌起豪情壮志。而后,“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则是对生活的反思,表明在平淡生活中也有值得珍惜的乐趣。接下来的描写,既有对美酒佳肴的享受,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借黄鹤飞向清都的愿望结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壮丽的自然描写,又渗透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渭水”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流逝
c) 自然美
“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未来
b) 友人
c) 过去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理想生活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沁园春·渭水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