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0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09:11
落日云埋,空林雾锁。十年山下长经过。眼前此景镇寻常,新来渐觉愁无那。几缕炊烟,数星灯火。不须更说凄凉我。人间一例付苍苍。凭教夜色冥冥裹。
落日的光辉被云彩遮住,空旷的树林被雾气笼罩。十年来我一直在山下经过。眼前的景象看似平常,然而最近我却渐渐感到无尽的愁苦。几缕炊烟飘起,几颗星星闪烁。不必再多说我有多么凄凉。人间的事物都已付诸于苍老。就让夜色幽暗地将我包裹。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十年山下长经过”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可能与古人对时间的深刻思考相呼应。
顾随(1896-1987),字孟春,号若水,江苏人。顾随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作,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
《踏莎行》是在顾随人生较为平淡的阶段创作的,反映了他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索。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落日云埋,空林雾锁”便设定了一个略显阴郁的氛围,夕阳的隐没与浓雾的笼罩,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接下来“十年山下长经过”的句子,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作者用十年的经历来反思自己的生命轨迹,似乎在感叹自己无尽的往返与无所依托。
“眼前此景镇寻常,新来渐觉愁无那”展示了作者对景象的再认识,虽然眼前的景色似乎平常,但内心的愁苦却在不断加深,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紧接着的“几缕炊烟,数星灯火”,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将生活的烟火气与夜晚的宁静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温馨却又略带忧伤的对比。
最后两句“不须更说凄凉我,人间一例付苍苍”,将个人的情感提升至普遍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情感上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清新的氛围,令读者在赏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自身的处境与未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流逝、孤独感与内心愁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哲理性理解和对人间冷暖的感悟。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顾随的《踏莎行》更加强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首诗都使用了自然意象,但情感基调和中心思想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