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35
催梦桐筝,牵肠笛管,赊来一曲凌河汉。
合当万里彻香楼,声声得慰伊人盼。
帘外啼莺,梁间哝燕,春风又吻桃花面。
和阳今日照蓬门,愁云一霎风吹散。
催促梦中的桐筝声,牵动心肠的笛管声,借来一曲悠远的河汉曲。
应当是万里之外的香楼,声声乐音安慰着那思念的伊人。
帘外啼叫的黄莺,梁间低语的燕子,春风又轻轻吻上桃花的面庞。
和煦的阳光今天照耀着我的蓬门,愁眉苦脸的云朵一瞬间被风吹散。
这首《踏莎行 其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催梦桐筝”就设定了一个梦幻的基调,音乐的意象贯穿全诗,使得情感更加细腻。桐筝的声音带来了梦境的召唤,而笛管的旋律则牵动了心弦,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期待。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帘外的黄莺啼叫、梁间的燕子低语,都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之中。而“春风又吻桃花面”则是对春天的热烈赞美,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增添了情感的层次,让人感受到恋爱中的甜蜜与美好。
结尾部分,诗人以和煦的阳光和愁云的瞬间吹散,传达出一种希望与释然的情感,仿佛在说,尽管思念让人愁苦,但生活依然会被阳光温暖和照耀。这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深情描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春天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音乐意象,传达出一种美好而温暖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桐筝”象征什么?
诗中“帘外啼莺”描绘了什么?
诗的结尾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