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48
思归引
作者:刘孝威 〔南北朝〕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
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
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龙堆求援急,狐塞请先屯。
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
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在胡人的土地上骑着良马,心中怀着对汉朝的愧疚与负担。
甘泉的烽火传来,回到中原的宫室却已被焚毁。
华丽的车马远行,绣衣的我也因奔波而疲惫。
贰师已经丧失了法度,都尉的心情也是极其沉重。
龙堆急需求援,狐塞请求先行驻扎。
马厩下驱赶双骏,腰间挂着两个箭囊。
在战斗中没有时间限制,想要回归又谈何容易呢?
作者介绍:刘孝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
《思归引》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离散生活的无奈。全诗在结构上通过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出战场的紧张与困顿,后半部分则是对归乡愿望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良马”、“锦车”和“绣衣”等意象,既是对自己身份的彰显,也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又有对自身无能为力的悲哀。结尾的“思归安可论”,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深切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主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无奈与痛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马”象征什么?
A. 战斗力
B. 捕猎工具
C. 经济繁荣
“思归安可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孝威的《思归引》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无奈,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远。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各具特色,前者的豪放与后者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