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9:31
寿太师 其二
作者: 吴顺之 〔宋代〕
南北通和自古无,如今万里混车书。
传闻每遣皇华使,外国人争问起居。
自古以来,南北之间从未和谐相通,但如今万里之遥的车书往来频繁。传闻每次派遣皇华使者,外国人都争相询问朝廷的情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顺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闻名,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盛衰、时局变迁的思考,擅长运用典故,风格极具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与外族关系紧张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南北之间的交往,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南北之间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谐的渴望。开头的“南北通和自古无”一语,点明了南北关系的艰难,而“如今万里混车书”则传达了在信息时代,南北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已然成为可能,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接着,诗人提及“皇华使”的派遣,说明了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外国人“争问起居”,不仅体现了外部对中国政局的关注,也隐含了对中国古文化的尊重与渴望理解。这种现象不仅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映射出人们对朝廷的关心与期待。
整首诗在叙述中透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展示了历史的脉络和当代的变迁,既有对过往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南北通和自古无:这一句表明南北之间的和谐关系从历史上看一直都是不容易的,暗含对分裂的遗憾。
如今万里混车书:表达了现代通讯的便利,尽管地理遥远,但信息的交流却非常频繁,这是历史的进步。
传闻每遣皇华使: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说明国家在不断进行外交活动。
外国人争问起居:外部国家对中国朝廷的动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反映出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北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对外交流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和谐关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南北之间的关系如何?
“皇华使”代表什么?
外国人对中国的关心表现在哪一句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