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南康感事》

时间: 2025-07-26 21:05:02

诗句

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

生灵鱼鳖知多少,节制貔貅正富强。

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5:02

过南康感事

作者: 夏良胜 〔明代〕


原文展示:

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
生灵鱼鳖知多少,节制貔貅正富强。
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


白话文翻译:

这座著名的城市坐落在长江之畔,今天却成了战场。
杨贼还未烧毁的城池已变成了废墟,李生应当为此悲伤得如同笔杆一样沉重。
生灵和水中的鱼鳖,不知有多少在战火中遭殃,而掌控局面的貔貅却依然强盛。
折首的战斗有多少让人惊讶的胜利,然而再也没有像相公沆那样的人了。


注释:

  • 志多名郡:志向远大,名声显赫的地方。
  • 杨贼:指的是杨家将的反叛势力。
  • 李生:可能指代某位文人或历史人物,因其沉浸在悲哀中而感到无奈。
  • 貔貅:传说中的瑞兽,象征财富与权力。
  • 相公沆:可能指代某位英杰,展现出对其的怀念与敬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夏良胜,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康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人道主义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过南康感事》是一首充满忧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南康的描写,展现了战火对城市与人民的摧残。开篇以“志多名郡”点出南康曾经的辉煌,随后对比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令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奈。诗人提到的“杨贼”与“李生”,不仅是历史人物的象征,更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生灵的无辜与强权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最后,诗人对“相公沆”的怀念,反映了对英杰的渴望与对英雄时代的追溯,给人以深思与共鸣。这首诗在情感上真挚动人,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志多名郡据长江:南康地理位置优越,曾是名城。
    • 今日翻为一战场:如今却沦为战火纷飞之地,令人心痛。
    • 杨贼未燔城尽砾:敌人虽然未将城池完全毁坏,但已是废墟。
    • 李生应吊笔如杠:李生的悲痛如同沉重的笔杆,无法言表。
    • 生灵鱼鳖知多少:生灵在战火中受难,无法计数。
    • 节制貔貅正富强:掌权者依然富裕强盛,形成对比。
    • 折首几何惊奏凯:战斗的胜利让人惊讶,但胜利者早已不再。
    • 更无人似相公沆:对英雄的怀念和渴望,令人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南康的昔日辉煌与今日的惨状,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生灵与水中的鱼鳖被赋予了情感,突显出战争对无辜者的伤害。
    • 象征:貔貅作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对权力的不满。
  • 主题思想: 诗歌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对人道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南康: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如今的毁灭。
  • 杨贼、李生:历史人物的象征,反映出战争与人道的冲突。
  • 貔貅:象征财富与权力,对比生灵的苦难。
  • 相公沆:理想中的英雄形象,展现出对英雄的向往与怀念。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1. 诗中提到的“杨贼”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势力?
      • A. 三国时期
      • B. 唐朝
      • C. 明朝
      • D. 清朝
  • 填空题

    1. 诗中“折首几何惊奏凯”表达了对____的怀念。
  • 判断题

    1.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赞美。(对/错)

答案

  1. C
  2. 英雄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过南康感事》都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个人情感,而夏良胜则更关注社会与历史的变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相关查询

毙驴 病猿 送友罢举赴边职 寄南岳僧 赠徐山人 怀张乔张霞 题尼大德院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一作省归郎)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抛珠滚玉 言字旁的字 滚汤泼雪 悁勤 告赛 圣图 操刀伤锦 瓮溢 摊饭 韭字旁的字 观风察俗 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殷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外结尾的成语 炫异争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