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鹭先立池中,有双鹭自外来。先立者逐之,双鹭亟去,莫敢敌者》

时间: 2025-08-06 14:06:34

诗句

鹭鸶各自有食邑,长恐诸侯客子来。

一鹭忽追双鹭去,穷追尽处始飞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06:34

诗词名称: 一鹭先立池中,有双鹭自外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鹭鸶各自有食邑,长恐诸侯客子来。 一鹭忽追双鹭去,穷追尽处始飞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鹭鸶在池塘中争夺领地的场景。每只鹭鸶都有自己的栖息地,常常担心外来的鹭鸶会侵犯自己的领地。突然,一只鹭鸶追逐着外来的双鹭,直到追到尽头才飞回去。

注释:

  • 鹭鸶:一种水鸟,常见于水边,象征清雅。
  • 食邑:指栖息地或领地。
  • 诸侯:古代的封建贵族,这里比喻来者。
  • 追逐:追赶的动作,表现竞争的紧迫感。
  • 穷追尽处:形容追逐到达极限,表示一种执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千江,浙江婺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素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居住的地方,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鹭鸶场景象征着社会中的竞争与生存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鹭鸶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首先,诗人用“鹭鸶各自有食邑”引入主题,表达了每只鹭鸶对于领地的警惕。接着,随着“一鹭忽追双鹭去”的描写,紧张的气氛逐渐升温,突显出鹭鸶的争斗与追逐。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鹭鸶的生存智慧,也隐喻了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竞争与斗争。

最后一句“穷追尽处始飞回”则传达了一种无奈与无助,仿佛在说,尽管追求竞争的胜利,但最终可能还是要回到原点,反映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这种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鹭鸶各自有食邑:说明鹭鸶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每只鹭鸶都有自己的栖息之地。
  2. 长恐诸侯客子来:担心外来的对手会侵犯自己的领地,表现出一种警惕和竞争的心态。
  3. 一鹭忽追双鹭去:突发的追逐场景,增强了诗的动态感和紧迫感。
  4. 穷追尽处始飞回:追逐到尽头后,反而回归,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生命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拟人:鹭鸶被赋予了人类的领地意识和情感,使得场景更加生动。
  • 对仗:如“逐之”、“亟去”,形成一种节奏感。
  • 比喻:用鹭鸶的争斗象征社会竞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鹭鸶的争斗,反映了生存、竞争和自然法则。它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也隐含了对人类社会竞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鹭鸶:象征清雅与高洁,也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竞争。
  • 池塘:象征生活的环境和生存的空间。
  • 追逐:表现竞争与生存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鹭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竞争
    C. 安宁

  2. 诗中“一鹭忽追双鹭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紧张
    C. 放松

  3.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鹭洲头》:同样描写了水鸟的生活,反映了自然的美。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情。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与《一鹭先立池中》:前者以孤独与反思为主,后者则表现竞争与警惕。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充满活力与动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杨万里诗文集》:深入了解杨万里的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次鹣庵立夏怀人韵 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 忆旧游 罢戍归京寄二广 忆旧游 白莲 忆旧游 闻石公自贵阳至,因寄 忆旧游·又题茂苑从游图 忆旧游 忆旧游 赠赵仲韬 忆旧游 其二 忆旧游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尾生之信 死而无悔 湮没罕闻 面字旁的字 一脉相传 羊字旁的字 客耕 弯磈 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晩安 磨濡 生米做成熟饭 水字旁的字 直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