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27
霜后黄花顿不中,
独馀白菊斗霜浓。
与霜更斗晴天日,
斗得霜融菊不融。
霜降之后,黄色的花朵便凋谢了,
唯有这白菊在霜中依然傲然挺立。
它与霜斗争,迎接晴朗的日子,
即使霜融化了,白菊却依旧不屈不挠。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白菊”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秋冬时节,更显其不屈的精神。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庐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
此诗作于秋冬季节,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中通过对比白菊与其他花朵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杨万里的《白菊二首 其二》通过对比,表现出白菊的独特韧性。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霜降之后,其他花朵因为寒冷而凋零,令人感到一种凋敝的秋冬氛围。而白菊的“斗霜浓”则突出了其生机勃勃的形象,它在严寒中仍然屹立不倒,象征着不屈的精神。诗的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尽管霜融化了,白菊却依然坚韧不拔。这不仅仅是对植物的观察,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隐喻,鼓励人们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保持一份顽强和执着。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坚韧精神的深刻理解。
本诗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借助白菊的形象,传达出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勇敢面对困境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青春的活力
c) 温暖的情感
白菊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特质?
a) 脆弱
b) 坚韧
c) 美丽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述自然
b) 表达坚韧精神
c) 赞美爱情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生命的不同解读,杨万里的白菊坚韧不拔,陶渊明的桃花源则体现出一种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