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30
直宿南宫三首
作者:杨万里
秋热连宵睡不成,
移床换枕到天明。
今霄不热还无睡,
却为宫檐泻雨声。
秋天的热气让我整夜无法入睡,
我换了床铺和枕头却直到天明。
今夜并不炎热却也无法入睡,
只因为宫檐滴落的雨声在耳边响起。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属于“江西诗派”。他生于1170年,卒于1241年,生平致力于诗歌创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描绘自然景色,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
《直宿南宫三首》是杨万里在南宫的夜晚所作,表现了他对秋夜的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南宋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诗的首句“秋热连宵睡不成”,直接引入了主题,揭示出秋天的热气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秋季酷热的无奈与怨恨,尤其是在夜晚,理应是休息的时刻,却因高温而无法安睡。
接下来的“移床换枕到天明”更是强化了这种无奈感,诗人不仅没有得到休息,反而为了寻求舒适而进行了无谓的折腾。这种生活的琐碎和烦恼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然而,转折出现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虽说今夜气温适中,但“却为宫檐泻雨声”又让他无法入睡,雨声成为了他内心的另一种困扰。这里的“宫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界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反应,也有对内心孤寂的深刻反省。
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秋夜的感受和对内心孤独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进而引发对自我状态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秋热”是指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移床换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与烦恼
B. 快乐与享受
C. 宁静与安详
D. 激动与兴奋
诗人为什么在“今霄不热还无睡”?
A. 因为热
B. 因为雨声
C. 因为思念
D. 因为饥饿
答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大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