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3
原文展示:
毳服毡冠拜冕旒,谓他人母不知羞!江东几辈小儿女,却解申申詈国仇。
白话文翻译:
穿着毛皮衣服、戴着毡帽的人向着皇冠行礼,称别人为母亲却不知羞耻!江东的年轻一代,却懂得深刻地谴责国家的仇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清末民初诗人、政治家,南社发起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抒发爱国情怀,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近代,具体时间为十月十日,纪念那拉万寿节。诗中通过对比穿着毡帽的人向皇权行礼与江东年轻一代对国仇的深刻谴责,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年轻一代爱国精神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是穿着毡帽的人对皇权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是江东年轻一代对国仇的深刻理解和谴责。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爱国精神的肯定和期待。诗中的语言简练有力,意象鲜明,情感强烈,充分体现了柳亚子诗歌的特色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两种不同态度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爱国精神的肯定和期待,强调了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毳服毡冠拜冕旒”描述的是什么场景? A. 年轻人谴责国仇 B. 穿着毛皮衣服的人向皇权行礼 C. 江东地区的风景 D. 年轻人的爱国行为 答案:B
诗中“谓他人母不知羞”讽刺的是什么? A. 年轻人的爱国精神 B. 对权贵的盲目崇拜 C. 江东地区的风景 D. 年轻人的责任感 答案:B
诗中“江东几辈小儿女”指的是什么? A. 江东地区的年轻人 B. 江东地区的风景 C. 江东地区的老年人 D. 江东地区的权贵 答案:A
诗中“却解申申詈国仇”表达了什么? A. 年轻人的爱国精神 B. 对权贵的盲目崇拜 C. 江东地区的风景 D. 年轻人的责任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