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33:29
贺刘侍郎三首
王之望 〔宋代〕
万景楼头尽日留,
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
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
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况秀君休问,
更有江声撼一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在万景楼上目睹了春天的美好,游玩于乌尤岭。溪水清澈,鱼儿在其中欢快游动,林木阴翳,鸟儿在疲倦中归巢。诗人感叹千尺高的佛身名不虚传,半轮明月下的诗句却难以回应。诗中流淌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名利的淡泊,最后提到江水的声音震撼整个州郡,更显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鲜明,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友人的祝福。
《贺刘侍郎三首》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万景楼的尽日留影,乌尤岭的春游,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幅画卷中,溪潭的幽静与游鱼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林木阴森之中,倦鸟归巢,暗示着一种宁静的归属感。
诗人在“千尺梵身名不谬”的句子中,表达了对崇高精神的认同,同时也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无奈感。“半轮山月句难酬”更是体现了他对诗歌与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最后的“江声撼一州”,则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伟大与诗人内心的澎湃。
整首诗以春游的场景为引子,逐步引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结构严谨,意象鲜明,语言优美,体现了王之望作为宋代诗人的艺术特色。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万景楼”代表什么?
“倦鸟投林”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声撼一州”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