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46
舟中望禹祠兰亭诸山
作者:陆游〔宋代〕
橹枝讴轧出烟津,
醉倚船篷岸幅巾。
禹穴探书惭旧学,
涂山执玉记前身。
云低野泽号新雁,
露湿芳洲老白苹。
逸少亡来欲千载,
眼中髣佛见清真。
在船上摇橹划出烟雾弥漫的水面,
我醉意朦胧地倚靠在船篷上,头上披着宽巾。
来到大禹的祠堂,翻看古书让我感到羞愧于我的旧学,
涂山那儿执玉的传说让我想起了我的前身。
云层低垂,野泽上新来的大雁在鸣叫,
露水打湿了芳草洲上的老白苹。
逸少(王羲之)已经过世千年,
在我眼中仿佛看见了他清真之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陆游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具有鲜明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舟中望禹祠兰亭诸山》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人在一次出游中,借船游览,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流露出对古人的追忆和对自身学识的反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思。诗的开头,“橹枝讴轧出烟津”,展现了舟行水上时的生动场景,声音和环境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随着船的行进,诗人醉意朦胧,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享受。
接着,诗人提到“禹穴探书惭旧学”,表达了对大禹伟大治水事迹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学识的自责。通过对古人的崇拜,诗人反思自己的学问,彰显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涂山的执玉传说使诗人想起了前身,这里不仅是对大禹传说的回忆,更是对历史的认真思考。
中间段落描绘了自然景象,云低野泽、新雁叫声、湿露芳洲,构建出一种生机盎然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历史的长河,提到了王羲之,表现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怀念,也隐含着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整首诗透过个人的游历与历史的交织,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人的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的反思。通过对古代人物的追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和人文关怀,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禹穴”代表什么?
A. 大禹的祠堂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处名山
“逸少”指的是谁?
A. 李白
B. 王羲之
C. 杜甫
D. 陶渊明
诗人对自己的旧学感到什么?
A. 自豪
B. 羞愧
C. 无所谓
D. 反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书目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陆游及其作品的背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