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13
锺山钟 李廌 〔宋代〕
延平双剑朝丰城,锺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口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延平的双剑前往丰城,锺山的钟也随之而行。 延平的春浪拂过天地,左右两条龙雷鸣般地吼叫。 建隆真人统治八方,河伯献上珍宝,宝钟出现。 不像汾睢的鼎发出光芒,而是逆流而上,浮现万镒的宝物。 皇帝下诏赐予阊阖的濯龙宫,钟声掩盖了景阳的钟声,传遍九重天。 我听说这钟也是神物,但它宁愿在寒溪中被埋没。
作者介绍: 李廌(约1059-1109),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皇权的威严和神圣,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皇权的赞美和对神物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宋代皇权的威严和神圣。诗中“延平双剑”和“锺山之钟”象征着权力和神圣,而“建隆真人君八极”则直接赞美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统治。诗中的“河伯效珍宝钟出”和“不似汾睢发鼎光”通过对比,强调了宝钟的珍贵和不同凡响。最后两句“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和“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则表达了作者对神物的敬畏和对皇权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宋代皇权的威严和神圣,表达了作者对皇权的赞美和对神物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延平双剑”象征什么? A. 权力和威严 B. 神圣和庄严 C. 珍宝和神圣 D. 宝鼎的光芒
诗中“建隆真人”指的是谁? A. 宋太祖赵匡胤 B. 宋太宗赵光义 C. 宋真宗赵恒 D. 宋仁宗赵祯
诗中“河伯效珍”指的是什么? A. 献上珍宝 B. 宝鼎的光芒 C. 权力和威严 D. 神圣和庄严
答案:1. A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