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1:08
暝树含苍霭,春云散碧空。
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
这首诗描述的是傍晚的情景:树木在昏暗的天空中隐约可见,春天的云彩散布在碧蓝的天空上。幽静的山涧里,鸟儿在月光下啼鸣,发出清脆的声音。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鸟鸣”与“月明”结合,常常在古诗中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䞇,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鸟鸣涧》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自然美景。诗的开头“暝树含苍霭”描写了傍晚时分,树木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春云散碧空”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清新的气息,展现出明朗的天空与轻盈的云朵,给人以明朗、温暖的感觉。
而“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鸟儿在月光下啼鸣,声声入耳,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带有一丝孤独的情感。诗人在这里以鸟的鸣叫来表达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似乎在诉说一种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自然的美丽与静谧,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明代山水诗的特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暝树”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树木?
本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色?
诗中鸟儿的鸣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