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寿宁寺阁》

时间: 2025-05-02 22:42:34

诗句

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

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

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

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2:34

原文展示:

登寿宁寺阁 王禹偁 〔宋代〕

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 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 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 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

白话文翻译:

我趁着兴致登上了这座空旷的楼阁,敞开衣襟,一眼望去。 现在的王朝是新的日月,但这里曾是旧的亡国江山。 柱子间仿佛隔断了晴朗天空中的彩虹,屋檐下傍晚的鸟儿喧闹着归巢。 回到官署不介意晚些,我沉思着,白云悠闲地飘过。

注释:

  • 乘兴:趁着兴致。
  • 虚阁:空旷的楼阁。
  • 披襟:敞开衣襟。
  • 圣朝:指当时的宋朝。
  • 亡国:指之前的朝代。
  • 晴虹断:比喻柱子隔断了晴朗天空中的彩虹。
  • 檐喧:屋檐下鸟儿的喧闹声。
  • 归衙:回到官署。
  • 吟思:沉思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作于他在官职期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禹偁游览寿宁寺阁时所作,通过对旧日江山的回忆和对新朝日月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寿宁寺阁的登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一句,既表达了对新朝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旧朝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历史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晴虹断”和“夕鸟还”,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以“吟思白云闲”作结,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乘兴登虚阁”,表达了诗人趁着兴致登上了这座空旷的楼阁。
  • 第二句“披襟一望间”,敞开衣襟,一眼望去,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
  • 第三句“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对比了新朝的繁荣和旧朝的衰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第四句“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最后一句“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新旧交替的历史变迁。
  • 拟人:“檐喧夕鸟还”中将鸟儿的归巢声拟人化,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历史情感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分析:

  • “虚阁”:空旷的楼阁,象征着历史的空旷和变迁。
  • “晴虹断”:晴朗天空中的彩虹被柱子隔断,象征着历史的断裂和变迁。
  • “夕鸟还”:傍晚的鸟儿归巢,象征着自然的循环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新朝的赞美 B. 对旧朝的怀念 C.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诗中“柱隔晴虹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夸张

  3. 诗的最后一句“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忙碌 B. 超然 C. 忧郁 D. 兴奋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通过对登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禹偁诗集》:收录了王禹偁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其三 早朝垂拱殿晚出东省 早行鸣山二首 其二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五 谒张安国 戊申元日立春题道山堂前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包含串的词语有哪些 险凑 泻证 膏车秣马 笼中之鸟 力字旁的字 言甚详明 语言无味 矛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风作有 六仙桌 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刺骨语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