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7:49
作者: 韩非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命令乐师演奏竽乐,必须有三百人。南郭处士请求为王吹竽,宣王答应了,并把食物分给他和几百人。宣王去世后,湣王即位,喜欢逐一听乐,处士于是逃走了。
作者介绍: 韩非,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以其法治思想著称。他的著作《韩非子》总结了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重视以及个人在权力中心的生存状态。南郭处士的故事揭示了虚假和伪装的主题,警示人们要面对真实的自我。
《滥竽充数》通过南郭处士的遭遇,反映了在权力中心生存的艰辛与虚伪。南郭处士原本并不擅长吹竽,却借助王的需求混入乐队中,表面上看似如鱼得水,实际上却是对自我的欺骗。当新的王位继承人湣王上台后,他对音乐的要求更加严格,南郭处士面临真实的考验,最终选择逃避。此诗不仅揭示了个人在权力面前的脆弱,也反映了对伪善与虚假生存状态的深思。韩非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面对内心的真实,避免在虚假中沉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虚假与真实、表象与本质的对立,提醒人们要真实面对自我,避免滥竽充数的处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宣王对乐队的要求是:
A. 一百人
B. 三百人
C. 五百人
D. 不限人数
南郭处士的逃避是因为:
A. 他不喜欢音乐
B. 他不再受王的宠信
C. 他怕被发现不擅长吹竽
D. 他想回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