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14:08
玛瑙寺长鸣钟
作者: 张岱 〔明代〕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
贝叶灵文满背腹,一声撞破莲花狱。
万鬼桁杨暂脱离,不愁漏尽啼荒鸡。
昼夜百刻三千杵,菩萨慈悲泪如雨。
森罗殿前免刑戮,恶鬼狰狞齐退役。
一击渊渊大地惊,青莲字字有潮音。
特为众生解冤结,共听毗庐广长舌。
敢言佛说尽荒唐,劳我阇黎日夜忙。
安得成汤开一面,吉网罗钳都不见。
女娲炼石如同炼铜,铸造出梵王的千斛大钟。仆人们在清泉中早早地洗刷,钟身半是顽铜,半是玛瑙。用昆吾刀锤炼金属,精雕细琢钟纽,发出蒲牢的声音。钟上刻有十万八千句法华经,金刚般若字句则次之。背部和腹部满是贝叶灵文,撞击钟声似能震破莲花的监狱。万鬼在桁杨间暂时脱离,不必担心荒鸡的啼鸣声漏尽。昼夜百刻三千杵,菩萨的慈悲泪水如雨般落下。森罗殿前,免于刑戮,狰狞的恶鬼齐齐退去。一击之下,惊动了深渊大地,青莲上的字字句句如潮水般涌动。特为了众生解开冤屈,共同聆听毗庐的广长舌。敢言佛说的尽是荒唐,劳苦我阇黎日夜忙碌。怎能如成汤般开一面,吉网罗钳全然不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82),字佩弦,号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带有哲学和宗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玛瑙寺长鸣钟》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张岱在社会动乱中感受到佛教的普遍信仰与人们对解脱的渴望。钟声象征着对众生的救赎与希望,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庙宇的长鸣钟,展现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张岱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钟声与众生的解脱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描绘了钟的外在形态,如“瑪瑙”、“顽铜”,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精神意义。
诗的开头提到女娲炼石,暗示了创造与修复的主题,接着通过细致的描写钟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其重要性。钟声一响,便能震破莲花狱,象征着对苦难的解脱。诗中提到“菩萨慈悲泪如雨”,表现出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同情。
此外,诗中还通过“万鬼桁杨暂脱离”展现了佛教的解脱思想,钟声不仅是音乐,更是对灵魂的拯救。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辽阔,彰显了张岱对佛教哲理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钟声的力量,表达佛教对众生的慈悲与解脱,反映了作者对生命、苦难与救赎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岱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莲花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苦难与束缚
C. 自由
D. 幸福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众生的拯救与解脱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个人情感的描述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