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7:55
十月晦日作
作者:陆游 〔宋代〕
藤疏不覆架,桐落欲平沟。
闰岁风霜晚,衰年日月遒。
观书方坐石,把钓又登舟。
不是无羁束,闲人得自由。
全诗翻译:
藤蔓稀疏,不再遮盖架子;桐树的叶子落下,正要铺满小沟。
闰年的风霜来得晚,衰老的年头里,日月显得格外悠长。
我正坐在石头上看书,又准备去钓鱼,登上小舟。
这并不是没有羁绊,只是闲人得到了自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国破家亡,晚年时则饱受政治失意的困扰。陆游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十月晦日作》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后,常常借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写于十月的最后一天,正值深秋,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状态的思考。
《十月晦日作》是陆游晚年的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深刻反思。开头的“藤疏不覆架,桐落欲平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藤蔓的稀疏和桐树的落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凋零,给人以沉静和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闰岁风霜晚,衰年日月遒”,诗人自觉年岁已高,感受到年华逝去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这里的“遒”字,暗示着时间的延续与过往的沉重,表现出一种对岁月的深思。
最后两句“观书方坐石,把钓又登舟”,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陆游在这里表达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的心态。诗的最后一句“不是无羁束,闲人得自由”,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理解,虽有世俗羁绊,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透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释然,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藤疏”指的是什么?
A. 青藤茂盛
B. 藤蔓稀疏
C. 藤架破损
D. 藤蔓开花
填空题:诗中“观书方坐石,把钓又登舟”表达了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闲人得自由”表明诗人认为自由是没有羁绊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