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35
寄题周著作江山县溪亭
作者: 韩维 〔宋代〕
结亭遐僻古江山,
胜绝终为好事传。
溪泛夜声来枕上,
峰回午影过樽前。
禽鱼旧识应相乐,
花木亲栽益自怜。
我抱沧洲未归恨,
羡君生计有林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古老江山中的亭子,尽管地理位置偏僻,却因其美丽而传为佳话。夜晚溪水的声响伴着我的梦,午后的山影映照在酒樽前。与我久识的鸟鱼在这里应该会感到快乐,而亲自栽种的花木也让我倍感珍惜。可我心中仍有对沧洲的归属之恨,羡慕你能过上在林泉间生活的自在日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林泉”常用来象征自然的清幽与人生态度的闲适。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字宪之,生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韩维隐居于江山县时期,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闲适,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生活状态的羡慕。
这首诗以其清新优雅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水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开篇的“结亭”与“古江山”设定了一个偏远而优美的环境,随即引入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夜晚溪水的声音和午后山影的交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尤其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羡慕与自己未归的惋惜。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意境,展现了韩维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使人读后倍感清新,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山水之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自然和友人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惋惜。
诗词测试:
韩维所描绘的亭子位于何种环境中?
A. 繁华都市
B. 偏远古江山
C. 沙漠
D. 海边
诗中提到“羡君生计有林泉”,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自然
D. 动物
“溪泛夜声”中的“泛”字意为:
A. 流动
B. 漂浮
C. 声音
D. 繁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