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39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39
《弈喻》 — 钱大昕
我在朋友家观看下棋,有一位客人屡次失利,大家都嘲笑他的失算,想要将他的位置换掉,以为他不如自己。过了一会儿,客人请我和他对弈,我稍微放水。刚下了几子,客人就已先行。局面进行到一半,我越想越苦,而客人的智慧仍然有余。最终,我输了十三子,感到羞愧,无法说出一句话。后来有人邀请我观棋,我整日默坐而已。如今的学者,读古人的书,常常指责古人的失误与今人的优越,也乐于称赞他人的失误。人本是不能没有失误的,但试着换个位置来处事,平心而论,我是否也没有失误呢?我能看见他人的错误,却不能发现自己的失误;我能指出别人的小错,却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大错。我连自己的失误都顾不上,何暇去议论他人!下棋的优劣是有定论的,一着之失,人人皆见,即使是保护前者也无法掩饰。道理所在,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各自也有各自的错误,世上没有孔子,谁能定是非的真谛?因此,人之失误未必全是错的,而我的无失未必就不是大失,彼此相嘲的事止息于此,曾经看棋的人也未必胜过我。
钱大昕(1711-1790),字梦阮,号铭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考古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涵盖了史学、文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钱大昕在古典文化的研究和对后世影响方面有着深远的贡献。
《弈喻》是在钱大昕观看棋局后写就的,反映了他对胜负、智慧与自省的思考。通过棋局这一具体情境,诗人探讨了人们常常对他人失误的指责,以及自身盲点的存在,体现了谦逊和自省的思想。
《弈喻》不仅是一首关于下棋的诗,更是对人性、智慧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探讨。诗中通过棋局的输赢,引发了对人们在生活中对他人失误的苛责和对自身缺陷的忽视的思考。诗人在棋局中屡次失利,表现了他对胜负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陷入的偏见与狭隘。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以自谦的态度反思自我,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失误和局限性,劝诫读者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不足而不盲目指责。整首诗以弈棋为引子,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包容与反思。
《弈喻》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谦逊与自省。诗人通过下棋的过程,反思人们对于他人失误的指责以及自身缺陷的忽视,提倡对他人宽容,对自我严格的态度。
诗中提到“人本是不能没有失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人总是赢的 B. 人总会犯错 C. 人从不犯错 D. 人只会看到别人的错误
诗人对于棋局中的胜负态度如何? A. 非常在意 B. 不以为意 C. 感到羞愧 D. 觉得无所谓
诗中提到“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这句话想表达什么? A. 孔子是唯一的智慧 B. 事情的对错没有绝对的标准 C. 每个人都能判断是非 D. 只要胜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