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道书》

时间: 2025-05-07 08:41:40

诗句

道人清晓炷炉薰,岚重衣巾湿露痕。

课罢楞严经一卷,小窗徙倚候啼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40

原文展示:

道人清晓炷炉薰,岚重衣巾湿露痕。
课罢楞严经一卷,小窗徙倚候啼猿。

白话文翻译:

清晨,道人点燃香炉,袅袅香烟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山间的雾气笼罩着我,衣服和头巾都沾湿了露水。念完一卷《楞严经》,我靠在小窗前,静静等待猿猴的啼叫声。

注释:

  • 道人:道教的修行者,通常指遵循道教教义的人。
  • 清晓:清晨,早晨时分。
  • 炷炉:点燃的香炉,炷指香的形态。
  • :熏,指香烟的袅袅飘散。
  • :山间的雾气或霭气。
  • 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全名《楞严经》,讲述了佛教的深奥道理。
  • 小窗:小的窗户,诗人倚靠的地方。
  • 啼猿: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清幽的环境。

典故解析:

《楞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强调了佛教的思想与修行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课罢楞严经”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研读和修行的态度。猿猴的啼叫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清静,能够引发思考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涉及道教与佛教思想,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道教与佛教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幽静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道教修行场景,展现了诗人静谧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道人清晓炷炉薰,岚重衣巾湿露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淡雅。香烟缭绕,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幽静,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课罢楞严经一卷”,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经典的研读,也暗示了他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努力。而最后一句“小窗徙倚候啼猿”,则通过猿猴的啼叫声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思索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中思考人生的情感。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道教修行者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清晓炷炉薰:描绘道人在清晨点燃香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岚重衣巾湿露痕:山间的雾气使衣服沾满露水,反映出自然的湿润与清新。
  • 课罢楞严经一卷:念完一卷经典,体现了诗人的修行与沉静。
  • 小窗徙倚候啼猿:靠在窗边等待猿猴的叫声,增添了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诗中独特的意境。
  • 拟人:猿猴的啼叫声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道教修行者在宁静环境中的思考与领悟,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人:象征着修行与追求,表现出宗教信仰的坚定。
  • 清晓:代表新的开始,象征希望与宁静。
  • 楞严经:象征深奥的智慧与修行的目标。
  • :象征孤独与思考,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哪个?

    • A.《道德经》
    • B.《楞严经》
    • C.《诗经》
  2. 诗人靠在什么地方等待猿猴的叫声?

    • A. 大树下
    • B. 小窗前
    • C. 石头上
  3. “岚重衣巾湿露痕”中的“岚”指的是什么?

    • A. 雾气
    • B. 风
    • C. 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独处的喜悦,但潘牥的诗更侧重于修行与内心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沤麻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 里社 老农吟 姜林居别业 饯吉甫弟之维扬别驾 寄括苍李察院 及第留吴门访史君黄松冈 击壤歌 和周凤隐止酒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按君臣 以为口实 智圆行方 母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秦钗 齐字旁的字 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垆的词语有哪些 开耳 足字旁的字 穷日落月 纤尘不染 正大高明 包含优的成语 高压脊 川字旁的字 杀鸡儆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