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杏花天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36:38

诗句

啼莺破晓催人起。

续残梦,琴囊更倚。

盘中四角相思字。

陈恨偏来眼底。

儒冠误、兜鍪自贵。

壮游负、衣簪况悴。

四愁轻托鳞鸿寄。

难写离心醉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38

原文展示:

啼莺破晓催人起。续残梦,琴囊更倚。盘中四角相思字。陈恨偏来眼底。儒冠误兜鍪自贵。壮游负衣簪况悴。四愁轻托鳞鸿寄。难写离心醉里。

白话文翻译:

清晨,莺啼声催促人们起身,继续那未完的梦,琴囊旁我又依靠。盘中四角写满了相思的字,心中的怨恨只在眼底浮现。儒生的冠帽妨碍了我高贵的心意,壮志游历却带着衰弱的衣衫。四种愁苦只能托付给飞翔的鸿雁,难以用笔墨表达我醉酒后的离愁。

注释:

  • 啼莺:指黄莺的鸣叫声。
  • 琴囊:琴袋,放置琴的地方。
  • 四角相思字:形容心中思念之情,可能是在盘子上写的字。
  • 陈恨:积压的怨恨。
  • 儒冠:指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象征书生气质。
  • 兜鍪:古代的头盔,形容强烈的自尊心。
  • 壮游:指游历,壮志的旅行。
  • 鳞鸿:指鸿雁,常用来寄托思念。
  • 离心:离愁,分开的心情。

典故解析:

  • 莺啼: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希望与情感的刺激。
  • 儒冠:儒生的象征,表示知识与身份的束缚。
  • 鸿雁: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相思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杏花天 其二》写于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情感最易萌发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表达内心深处的离愁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日清晨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啼莺破晓”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莺鸟的啼鸣仿佛在催促人们起床,暗示着生活的节奏与生命的脉动。然而,诗人却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爱人的思念中,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琴囊更倚”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依赖,音乐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而“盘中四角相思字”则暗示着对爱意的沉重与执着,尽管心中充满怨恨,但更多的却是无法言说的思念。此时儒冠与兜鍪的对比,展现了心灵的高贵与社会身份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最后几句以“难写离心醉里”结束,诗人在醉意中无法表达的离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无奈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爱的渴望,既有个人情感的深刻,又有对社会身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啼莺破晓催人起:晨曦初现,黄莺的鸣叫声唤醒沉睡的人。
  2. 续残梦,琴囊更倚:刚刚醒来,仍留恋着未完的梦,依靠在琴袋旁。
  3. 盘中四角相思字:在盘子四角写下了关于思念的字句,表现思念的深切。
  4. 陈恨偏来眼底:心中的怨恨涌上心头,难以抑制。
  5. 儒冠误兜鍪自贵:儒生的身份让人感到自负,却又妨碍了真正的追求。
  6. 壮游负衣簪况悴:虽然心怀壮志游历,却因生活的重压而显得萎顿。
  7. 四愁轻托鳞鸿寄:将四种愁苦托付给鸿雁,象征思念。
  8. 难写离心醉里:在醉意中,难以用文字表达内心的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囊比作情感的寄托,生动形象。
  • 拟人:莺啼声像是在催促,赋予自然生命。
  • 对仗:如“儒冠误兜鍪自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身份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春天与新的希望。
  2. 琴囊: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3. 相思字:思念的表达。
  4. 儒冠:社会身份的象征。
  5. 鸿雁:寄托思念与离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啼莺破晓”意指什么?

    • A. 早晨的阳光
    • B. 黄莺的鸣叫声
    • C. 春天的花朵
    • D. 夜晚的宁静
  2.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思念的沉重?

    • A. 盘中相思字
    • B. 琴囊
    • C. 眼底的怨恨
    • D. 离心的醉意
  3. “儒冠误兜鍪自贵”中的“儒冠”象征什么?

    • A. 高贵的身份
    • B. 书生的身份
    • C. 旅行的愿望
    • D. 情感的束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愉悦。
  • 《静夜思》:以浓厚的思乡情感为主线,展现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作品集》
  2.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3. 《诗歌与情感:古典诗词的现代解读》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西湖暮归 谒金门 谒金门 五月廿七夜书事 谒金门 为郑伯权题画 谒金门 其二 题素箑美人 谒金门 谒金门 黄岩寺 谒金门 春夜 谒金门(次西麓韵) 谒金门(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北半球 矛字旁的字 倚庐之望 临文不讳 长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宗妇 鹅毛素 迁结尾的成语 败开头的成语 权帖 身开头的成语 尺波电谢 拟人必于其伦 艺高人胆大 子女玉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