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30
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
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
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
春风刚刚吹到乌衣巷,轻柔的红花已经绽放满树。
再也看不见当年那位风骚的杜甫,花前酒旗轻轻摇曳。
又是榆钱柳絮飘飞的时节,谁能劝东风暂时停驻?
只恨那燕子衔着春天飞去,留下这一片芳香的泥土往何处去呢?
吴绮,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明丽,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杏花天 杏花村》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春花盛开的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无限怀念。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遗憾与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春风拂过乌衣路,千树杏花盛开,轻柔而富有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然而,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的心中却泛起了对往昔的哀伤。这里的“癫狂不见当年杜”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杜甫作为伟大的诗人,象征着一种理想与追求,然而现实中的人和事却都难以重现。
诗中提到的“酒旗青纻”,展示了生活的闲适与惬意,但随着“燕子衔春去”的感叹,情感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短暂的惋惜。最后一句“一片香泥何处”更是将思绪引向对未来的迷茫,既留恋当下的美好,又感叹过往的缺失,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人在美丽的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些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美好、青春和生命力相关联。
诗中提到的“乌衣路”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癫狂不见当年杜”中的“杜”指的是哪位诗人?
以上内容为对《杏花天 杏花村》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