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3:39
高公古遗直,三年立螭头。
载笔有公言,高论肃冕旒。
少年取巍科,妙学穷九流。
晚窥青囊书,穴地生公侯。
当时千载人,继出欧与刘。
如何百年后,零落归山丘。
墓门梗荒棘,长松泣高秋。
佳城定天与,政自非人谋。
我来倚墓木,伴客聊遨游。
斗酒与只鸡,谁为桥公羞。
高公的遗业依然如故,三年之后,仍立有雕龙的墓碑。
他曾用笔书写公正的言论,雄辩的高论在朝廷上威严如冕旒。
少年时获得了高科名次,博学多才,通晓万流学问。
晚年时翻阅《青囊书》,深得其奥,仿佛地底生出了公侯。
在那时,千年之后的人才,接连涌现出欧阳修与刘洵。
然而到了百年后,英才渐渐消逝,归于荒丘之中。
墓前杂草丛生,长松在高秋泣诉悲凉。
美好的城市与天相连,政事却并非人谋能够决定。
我倚靠在墓边的树木上,陪伴朋友闲游。
斗酒与鸡肴,谁又为桥公而感到羞愧?
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子瞻,号青衫,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咏史诗为主,其作品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高公墓》是周紫芝在追忆高公的遗德和成就时写的,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叹,表达了对人才兴衰、政治局势变化的思考。
《高公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思的诗作。诗中以高公的墓为切入点,追忆这位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反映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开篇即提到“高公古遗直”,表现出高公的遗德依然被后人铭记,接着提及其高论,揭示其智慧与见地。这种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
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对高公的追忆逐渐转向对人事沧桑的反思,“如何百年后,零落归山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最终归于尘土的无奈与惋惜。后面的“墓门梗荒棘,长松泣高秋”,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象征着高公的伟业与当下的苍凉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以“我来倚墓木,伴客聊遨游”收尾,既是对历史的追思,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整首诗将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探讨人才的兴衰与人事的无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高公墓中提到的“青囊书”象征什么?
A. 诗歌
B. 道教经典
C. 兵法
“如何百年后,零落归山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当下的满足
诗中提到的“斗酒与只鸡”意在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友人的陪伴与闲适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