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疑梦》

时间: 2025-04-26 03:53:18

诗句

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3:18

疑梦

原文展示:

莫惊宠辱空忧喜,
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
安知不是梦中身。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外界的荣辱而空自忧虑,也不要去计较那些恩怨带来的辛苦与痛苦。黄帝和孔子这两位圣贤,究竟在哪里寻求答案呢?又怎能知道自己并不是身处梦中呢?

注释:

  • 宠辱:指受宠爱和受侮辱。
  • 恩雠:恩情与仇怨。
  • 黄帝: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
  • 孔丘:即孔子,儒家创始人,代表智慧和道德。
  • 梦中身:指人在梦中无法辨识真实与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中常有禅意,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疑梦》创作于王维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阶段。此时他经历了许多风雨,心中感慨万千,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荣辱和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疑梦》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中通过对荣辱、恩怨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虚无和对真实的疑惑。开头两句“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直指人心,劝诫人们在荣华富贵和失落中保持平常心,避免因外界的变化而影响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黄帝孔丘何处问”,则引入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表现出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渴求,但同时也隐含着对这些智慧的无奈与渺小感。最后一句“安知不是梦中身”更加深了诗的哲思,让人反思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质疑生存的本质。这首诗不仅让人沉思,更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体现了王维哲学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惊宠辱空忧喜:不要因为外界的宠爱与侮辱而感到忧虑或快乐,暗示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2. 莫计恩雠浪苦辛:不要去过分计较那些恩情与仇怨,生活中的苦与辛也许是无谓的。
  3. 黄帝孔丘何处问:提到黄帝和孔子,表现出对历史智慧的追求,但又有一种无奈感。
  4. 安知不是梦中身:质疑现实的真伪,暗示人生或许如梦,令人思考生存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整齐的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是反问,增强了哲思的深度。
  • 比喻:用“梦”比喻人生的虚幻,富含哲学意味。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荣辱、恩怨的讨论,反映了王维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重要性,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复杂,呼唤人们保持一颗淡泊的心。

意象分析:

  • 宠辱和恩仇:代表了世俗的荣辱与纷争,象征着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与执着。
  • 黄帝与孔丘:象征历史智慧的代表,体现了对真理的渴望与追寻。
  • :象征人生的虚无与不确定,暗示对现实的怀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帝”和“孔丘”分别代表什么? A. 国家元首
    B. 历史人物
    C. 文学家
    D. 哲学家

  2. “安知不是梦中身”这句表达的意思是?
    A. 生活如梦
    B. 现实真实
    C. 忘却一切
    D. 追求名利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宁静
    C. 感悟人生
    D.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疑梦》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王维偏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荣辱的淡泊,而李白则体现了对豪情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叛。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相关查询

沁园春·琳馆清标 步蟾宫·坎离乾兑分子午 失调名 促拍满路花 汉宫春 豆叶黄 渔父词一十八首。常自在 渔父词一十八首。疾瞥地 谷神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决胜千里 好行小惠 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悬帨 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肥吃肥喝 偏称 入字旁的字 包含谷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满门抄斩 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畋弋 三点水的字 匸字旁的字 嫁狗随狗 掌权 咧咧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