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3:18
莫惊宠辱空忧喜,
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何处问,
安知不是梦中身。
不要因为外界的荣辱而空自忧虑,也不要去计较那些恩怨带来的辛苦与痛苦。黄帝和孔子这两位圣贤,究竟在哪里寻求答案呢?又怎能知道自己并不是身处梦中呢?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中常有禅意,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疑梦》创作于王维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阶段。此时他经历了许多风雨,心中感慨万千,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荣辱和名利的淡泊态度。
《疑梦》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中通过对荣辱、恩怨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虚无和对真实的疑惑。开头两句“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直指人心,劝诫人们在荣华富贵和失落中保持平常心,避免因外界的变化而影响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黄帝孔丘何处问”,则引入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表现出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渴求,但同时也隐含着对这些智慧的无奈与渺小感。最后一句“安知不是梦中身”更加深了诗的哲思,让人反思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质疑生存的本质。这首诗不仅让人沉思,更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体现了王维哲学的深刻内涵。
全诗通过对荣辱、恩怨的讨论,反映了王维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重要性,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复杂,呼唤人们保持一颗淡泊的心。
诗中提到的“黄帝”和“孔丘”分别代表什么?
A. 国家元首
B. 历史人物
C. 文学家
D. 哲学家
“安知不是梦中身”这句表达的意思是?
A. 生活如梦
B. 现实真实
C. 忘却一切
D. 追求名利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宁静
C. 感悟人生
D.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王维的《疑梦》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王维偏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荣辱的淡泊,而李白则体现了对豪情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叛。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