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06
悲秋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秋色遽如许,客心徒自惊。
盈盈露花泣,策策风树鸣。
别影讵可吊,强怀不能平。
轩车几时还,恻怆难为情。
秋天的景色如此迅速地变化,游子的心情徒然感到惊慌。
露水晶莹的花朵在哭泣,树木在风中轻声吟唱。
离别的身影又怎能寄托哀思,强忍着思念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
我的车子何时才能返回,心中难以言表的惆怅无处倾诉。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别影”可以理解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离别时分,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无奈与惆怅。
《悲秋》是一首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的诗歌。诗的开头以“秋色遽如许”引入,迅速而深刻地揭示了秋天的来临和游子内心的惊慌。此句中的“遽”字,传达了秋天的来势汹汹,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用“盈盈露花泣”描绘了露水如泪般晶莹的花朵,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孤寂。相较于秋天的美丽,更多的是一种忧伤的情感。
“策策风树鸣”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树木以声音,使自然界仿佛也在诉说离别的苦楚。在这幅秋天的画卷中,诗人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感受者,他的情绪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后两句“别影讵可吊,强怀不能平”则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之苦。此处“别影”不仅是指离去的人,更象征着无法再回的过去。最后一句“轩车几时还,恻怆难为情”则是对归期的渴望与对心情的无奈,显示了游子的惆怅与悲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着深深的思乡情绪,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色遽如许”中的“遽”是什么意思?
“盈盈露花泣”中的“盈盈”形容的是?
诗人对归期的渴望是通过哪一句表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冠卿与李白在抒发离别情感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和乡愁表现思乡之情,而杨冠卿则通过秋色和自然景象展现离愁,二者各具风格但情感基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