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大阅》

时间: 2025-05-02 12:43:34

诗句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34

原文展示

春大阅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白话文翻译

在波澄的青海上,没有箭矢飞过,我公献上礼物,得到皇帝的宠爱。
修整严密的武备,选择车马随行,虽然天下安宁,但不应忘记战争。
车马如流水般奔腾,铠甲在阳光下闪耀,旗帜遮蔽了天空。
即使荧惑星不敢乱动,我仍然在北方的边境上功劳无量。
天子的威严震撼四方,军声雄壮,直抵龙庭。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我公重刻千丈高碑。

注释

  • 波澄青海:指海面平静无波。
  • 我公: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主人或领导,可能是皇帝或统治者。
  • 献纳:献上礼物,表示对皇帝的恭敬。
  • 修严武备:指加强军事准备。
  • 荧惑:古代称火星,象征敌人。
  • 天威震叠:天子的威严震撼四方。
  • 燕然碣石:历史上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刻石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军事的关注,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春大阅》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国家面临外敌威胁时,强化军备和备战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皇权的尊崇。

诗歌鉴赏

《春大阅》是一首充满豪情的军事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战争准备的深切思考。全诗通过描绘军队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开篇以“波澄青海无传箭”引入,展现了表面上的安宁与和平,但随后的“天下虽安不忘战”提醒读者必须保持警惕。

在描写军队时,诗中使用了“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生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军队的力量和气势。同时,“甲耀日兮旌蔽空”则通过视觉的冲击力,传达出战斗的紧迫感和严肃性。后文提到的“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不仅彰显了军队的威武,也暗示了诗人对边疆守卫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结尾处,诗人提到的“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既是对胜利的纪念,又是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波澄青海无传箭:海面平静,没有箭矢飞过,暗示和平的表象。
  2. 我公献纳纇皇眷:为皇帝献上礼物,获得宠爱,表现对权力的尊重。
  3. 修严武备选车从:加强军事准备,选择随行的战车,暗示战争的必要性。
  4. 天下虽安不忘战:即使国家安宁,也不能忘记战争的威胁。
  5. 车如流水马如龙:形象描绘军队的快速与强大。
  6. 甲耀日兮旌蔽空:铠甲在阳光下闪耀,旗帜遮蔽天空,强调军队的荣耀。
  7. 搀枪荧惑不敢动: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显示出军队的威慑力。
  8. 独任朔方无限功:独自承担北方的防务,表达责任与自豪。
  9. 天威震叠军声壮:天子的威严和军队的雄壮声势。
  10. 会见龙庭焚老上:与皇帝相见,表明对国家的忠诚。
  11. 燕然碣石与天齐:历史的丰碑,与天同高,象征伟大的成就。
  12. 为公重勒千丈碑:为公重刻千丈高碑,体现对战功的纪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车如流水马如龙”,将车马比作流水和龙,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在和平时期也要保持对战争的警惕,展示了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铭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海:象征广阔的疆域与安宁的表象。
  • 车、马:代表军事力量与迅速反应。
  • 铠甲、旌旗:象征荣耀与威严。
  • 荧惑:象征敌人,提醒人们警惕外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我公”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皇帝
    • C. 战士
    • D. 边疆守卫
  2. 诗中“天下虽安不忘战”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无需战争
    • B. 必须保持警惕
    • C. 战争是必然的
    • D. 安宁是永恒的
  3. 诗中提到的“燕然碣石”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胜利
    • C. 战斗
    • D. 责任

答案

  1. B. 皇帝
  2. B. 必须保持警惕
  3. B. 胜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春大阅》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均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但杜甫更多地关注于百姓的苦难,而杨冠卿则强调了军队的重要性与国家的荣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军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泊湖口 偕任子田游东阿山中 河间道中遇雷雨作 空翠亭 秋闺 病起呈灵舒紫芝寄文渊 玉楼春 宫词二首 阮郎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水汞 包含史的词语有哪些 斗象 车字旁的字 六畜兴旺 救偏补弊 乃心王室 鼎字旁的字 立身行道 包含炯的词语有哪些 没意思 目字旁的字 揭债 干字旁的字 名垂千秋 清贫寡欲 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