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1:51
蜀中处士李怀衮,
手画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颊觜迸血,
短尾左亻右蜀左亻右束穷蹄铺。
雕争怒力狐争死,
二物形意无纤殊。
一禽一兽固已别,
硬羽软毛非笔模。
入君此室见此图,
如在原野从驰驱。
在蜀地有位隐士李怀衮,他亲手画了一幅皂雕捕捉赤狐的图画。猛爪刺入狐的脸颊,鲜血迸溅,短尾的雕和被束缚的狐共处在图中。雕与狐都在拼命挣扎,形态与神情没有丝毫差别。尽管一只是一种鸟,另一只是一种兽,但它们的形态和气势却没有什么不同。雕的硬羽与狐的软毛也不是笔墨所能模仿的。走进你的房间,看见这幅画,就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原野,感受到它们在奔跑追逐的气息。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山水田园诗,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观赏李怀衮的画作时。李怀衮以其细腻的画技而闻名,梅尧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画作生动形象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猎物生存状态的感慨。
《薛九宅观雕狐图》是一首描绘画作生动形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雕与狐之间的斗争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以“猛爪入颊觜迸血”描绘了雕捕猎的瞬间,生动地传达出猎物的痛苦与猎手的凶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紧张与激烈的氛围。
与此同时,诗中提到“二物形意无纤殊”,指出雕与狐虽然属不同动物,但在这幅画中却呈现出同样的生动与情感。这种形态上的相似和对生命本能的共鸣,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斗争与生存的联系。诗的最后一句“如在原野从驰驱”,则进一步将读者的视野引入到广阔的自然中,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生动的追逐场景。
整首诗将画作与自然的生动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示了画家的技艺,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这种通过画传达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视觉的延伸。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幅生动的捕猎画面,探讨了生命的斗争与自然的真实,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画作主题是什么?
A. 鱼与水
B. 雕与狐
C. 山与水
D. 人与自然
“猛爪入颊觜迸血”中描述的是什么情况?
A. 捕猎的成功
B. 和谐的共处
C. 受伤的感伤
D. 捕猎的瞬间
这首诗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映战争
C. 描绘艺术作品
D. 讨论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