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宋次道中道》

时间: 2025-04-23 19:27:09

诗句

再来魏阙下,旧友无一人。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

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

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

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

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

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

昨以兴西师,往往剑射伸。

短衣夸走马,睅目语常瞠。

欲效西山勇,遂笑东鲁仁。

舍本趋富贵,乃与市贾滨。

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

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

偶然值河决,穷坐如涸鳞。

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7:09

原文展示:

再来魏阙下,旧友无一人。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
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
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
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
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
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
昨以兴西师,往往剑射伸。
短衣夸走马,睅目语常瞠。
欲效西山勇,遂笑东鲁仁。
舍本趋富贵,乃与市贾滨。
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
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
偶然值河决,穷坐如涸鳞。
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

白话文翻译:

我再一次来到魏阙下,却发现旧友已经没有一个人。
有的因美官而去,有的则化为坟土的尘埃。
晚年能够相知之人,操守如松竹般坚贞。
我看着常山公,才华与我并驾齐驱。
我们曾几次相聚,以义气作为邻里之情。
我常向他借书,校对证实许多真伪。
写作已然超过百卷,补充失传的典籍犹如继承秦朝遗志。
我中间写了几首陶渊明的诗,平淡无华却堪与之相提并论。
当时许多人骄奢放纵,黄卷书籍少有人亲近。
昨晚为了兴西师,常常拔剑射击。
身穿短衣夸耀骑马,眼神常常令人惊讶。
想要效仿西山的勇气,竟然嘲笑东鲁的仁德。
舍弃根本趋向富贵,与市贾为邻。
以此来比较于你,素质的业绩依旧没有泯灭。
前几日的许昌,离别你已经有十天。
偶然遇到河水决口,穷途末路如同干涸的鱼。
临风思念有寄托,夜晚吟咏直到晨曦。

注释:

  • 魏阙:指古代的朝廷,象征权力和地位。
  • 泉下尘:指死去的人,化作尘土,意指旧友已不在。
  • 操节:保持节操。
  •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常山公:常山公是指战国时期的名将平原君赵胜。
  • 黄卷:古书卷,象征文化的衰落。
  • 兴西师:可能指某次征伐西方的军事行动。
  • 舍本趋富贵:放弃根本追求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约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与王安石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意境,常表现出对人生、友谊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在外游历期间,感慨旧友的离去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他对友谊和节操的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诗歌鉴赏:

《寄宋次道中道》是一首怀旧与感慨并存的古诗,梅尧臣通过描绘个人遭遇和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开头提到“旧友无一人”,显露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接着以“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道出旧友的去向,既有对人事无常的感叹,也有对逝去友谊的无奈。

在提到“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时,诗人强调了在世间浮华中,能够坚守节操的朋友是多么珍贵。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友谊的执着更加鲜明。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显示出他们对文学的共同追求。

随着诗意的深入,梅尧臣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愈发明显。他提到“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显示出他对文化的热爱与珍惜,然而“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则批判了当时人们对文化的漠视。最后,诗人在感慨与友人别离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随着“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的描写,诗人将情感的波动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温柔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再来魏阙下:再次来到权力中心,象征对旧时光的回忆。
  2. 旧友无一人:感叹昔日朋友的离去,反映孤独感。
  3.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旧友各自去向不同,有的追求仕途,有的已去世。
  4. 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晚年能相知的朋友,品德高洁如松竹。
  5. 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常山公文学才能与我不分上下。
  6. 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曾多次相聚,情谊深厚。
  7. 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常借书籍,验证真伪,显示对知识的追求。
  8. 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写作已超过百卷,仿佛继承了古代的文化。
  9.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写的陶渊明的诗,简朴而堪比之。
  10. 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当时人们浮华放纵,古书却少有人亲近。
  11. 昨以兴西师,往往剑射伸:昨夜因军事行动而兴奋,常常拔剑。
  12. 短衣夸走马,睅目语常瞠:身穿短衣骑马,眼神令人惊讶。
  13. 欲效西山勇,遂笑东鲁仁:想效仿西山的勇气,却嘲笑东鲁的仁德。
  14. 舍本趋富贵,乃与市贾滨:舍弃根本追求富贵,与商人为邻。
  15. 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与他相比,自己的基本素质未曾泯灭。
  16. 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前几日与朋友在许昌别离,已过去十天。
  17. 偶然值河决,穷坐如涸鳞:偶遇河流决口,困窘如同干涸的鱼。
  18. 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在风中思念有寄,夜晚吟咏直到晨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旧友的怀念与当今社会的浮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例如“穷坐如涸鳞”,形象地表达了处境的困窘。
  • 排比:通过列举旧友的去向,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批判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华与对文化的漠视,表达了对节操与文学追求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魏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 松筠:象征高洁的品德。
  • 黄卷:象征文化的衰落与被忽视。
  • :象征勇气与行动的决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王安石

  2.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化的衰落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3. 诗人通过“再来魏阙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和失落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与《寄宋次道中道》都是表达对友人或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社会现象反映内心的感慨。
  2. 《登高》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显得更加沉重,而梅尧臣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精华》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菊 题度仪堂四首 勉弟子还山颂 简元规泰定二公 金丹诗四十八首 满庭芳(用于真人韵和元真) 玩月悠然堂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六 金丹诗四十八首 庵居杂咏九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不转睛 包含希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振贫济乏 草木黄落 赤字旁的字 车场 误入歧途 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度兼容 包含晞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桃梗 导以取保 包含喜的成语 奶疮 长舌之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