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7:09
再来魏阙下,旧友无一人。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
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
目世常山公,伯仲文学均。
与我数还往,以义为比邻。
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
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秦。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
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
昨以兴西师,往往剑射伸。
短衣夸走马,睅目语常瞠。
欲效西山勇,遂笑东鲁仁。
舍本趋富贵,乃与市贾滨。
以此较於子,素业固未泯。
前日之许昌,别君已经旬。
偶然值河决,穷坐如涸鳞。
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
我再一次来到魏阙下,却发现旧友已经没有一个人。
有的因美官而去,有的则化为坟土的尘埃。
晚年能够相知之人,操守如松竹般坚贞。
我看着常山公,才华与我并驾齐驱。
我们曾几次相聚,以义气作为邻里之情。
我常向他借书,校对证实许多真伪。
写作已然超过百卷,补充失传的典籍犹如继承秦朝遗志。
我中间写了几首陶渊明的诗,平淡无华却堪与之相提并论。
当时许多人骄奢放纵,黄卷书籍少有人亲近。
昨晚为了兴西师,常常拔剑射击。
身穿短衣夸耀骑马,眼神常常令人惊讶。
想要效仿西山的勇气,竟然嘲笑东鲁的仁德。
舍弃根本趋向富贵,与市贾为邻。
以此来比较于你,素质的业绩依旧没有泯灭。
前几日的许昌,离别你已经有十天。
偶然遇到河水决口,穷途末路如同干涸的鱼。
临风思念有寄托,夜晚吟咏直到晨曦。
梅尧臣(约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与王安石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意境,常表现出对人生、友谊的思考。
此诗作于梅尧臣在外游历期间,感慨旧友的离去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他对友谊和节操的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寄宋次道中道》是一首怀旧与感慨并存的古诗,梅尧臣通过描绘个人遭遇和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开头提到“旧友无一人”,显露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接着以“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道出旧友的去向,既有对人事无常的感叹,也有对逝去友谊的无奈。
在提到“晚节相知者,操节许松筠”时,诗人强调了在世间浮华中,能够坚守节操的朋友是多么珍贵。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友谊的执着更加鲜明。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显示出他们对文学的共同追求。
随着诗意的深入,梅尧臣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愈发明显。他提到“屡假箧中书,校证多护真”,显示出他对文化的热爱与珍惜,然而“於时多骄佚,黄卷罕所亲”则批判了当时人们对文化的漠视。最后,诗人在感慨与友人别离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随着“临风思有寄,夜咏还达晨”的描写,诗人将情感的波动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温柔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批判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华与对文化的漠视,表达了对节操与文学追求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王安石
诗中提到的“黄卷”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化的衰落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诗人通过“再来魏阙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和失落
C. 无奈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