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25:21
汉家威德际髦蛮,
牙孽其中虑阻艰。
金节远开丞相府,
春光先渡玉门关。
正烦烟火通青海,
未用梯航致白环。
银字诏还知不远,
好来弹压紫宸班。
汉朝的威德与气势正当强盛时期,
然而在西北边陲仍然有许多阻碍和艰难的考验。
丞相府的金印已经远远地传开,
春天的阳光早已跨越了玉门关。
正在烦恼着烟火的纷扰,通往青海的路上,
还未用船只来抵达白环山。
那银字的诏书已经知道不远,
希望能够来镇压紫宸大殿的班子。
王恽,字仲明,元代诗人,生于元代初期,活跃于政治与文化上。他的诗风以清新、典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饯陈签省行台西夏》写于元代,正值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关系复杂的时期。王恽作为文人,对国家的安危与边疆的安定充满关切,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西北边防的思考和期望。
本诗通过描绘汉朝与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间复杂的关系,展现了王恽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与忧虑。开篇“汉家威德际髦蛮”便点明了汉族的强盛与少数民族的威胁,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对比与冲突感。诗中提及的“金节”“银字诏”则是权力与统治的象征,反映了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统治欲望与压力。
诗中“春光先渡玉门关”的意象,渗透着希望与生机,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春天的光辉已然照耀边疆,似乎预示着和平的可能。后半部分则转入对战乱的忧虑,尤其是“正烦烟火通青海”一句,传达出对动荡不安局势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国家的深切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王恽的诗作不仅具备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对边疆民族问题的复杂态度,表达了希望稳定政局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玉门关”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关口?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