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3:48
大?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峭石帆收,归期差,林沼年销红碧。
渔蓑樵笠畔,买佳邻翻盖,浣花新宅。
地凿桃阴,天澄藻镜,聊与渔郎分席。
沧波耕不碎,似蓝田初种,翠烟生璧。
料情属新莲,梦惊春草,断桥相识。
平生江海客。秀怀抱云锦当秋织。
任岁晚陶篱菊暗,逋冢梅荒,总输玉井尝甘液。
忍弃红香叶。集楚裳西风催著。
正明月秋无极。归隐何处,门外垂杨天窄。
放船五湖夜色。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归乡途中,看到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的感受。诗人看到高峻的岩石和帆船收回,归家的时间还不确定,林中湖泊的景色也在逐渐变化,往日的红妆和碧水已不再。渔夫在蓑衣和樵夫的帽子旁边,购买邻里的新房子,浣花的新居在映入眼帘。
地里凿出桃树的阴影,天空清澈如镜,和渔郎一起分享这片宁静。那辽阔的波浪耕作不破,宛如蓝田的初种,翠绿的烟雾如同美玉在生长。想必那情感与新莲有关,梦中惊醒于春草,想起了在断桥的相识。
自己一生是江海的旅客,心中怀抱着如云锦般的理想,到了秋天就织成美丽的图案。任凭岁月流逝,陶篱菊花凋零,坟墓的梅花荒凉,总是输给了玉井的甘甜。怎么忍心抛弃那红色香叶?集结楚地的衣裳,西风催促着我。明月正高悬,秋天没有尽头。归隐何处呢?门外的垂杨树,天涯路窄,放船在五湖的夜色中。
吴文英,字文英,号湘云,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大?》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思考。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大?》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归家途中所见的山水景色时,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出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开篇通过“峭石帆收,归期差”即刻引入主题,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渔夫、樵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期待。
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意象,如“桃阴”、“藻镜”、“翠烟”等,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任岁晚陶篱菊暗,逋冢梅荒”两句,揭示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对未来的希望,最终以“正明月秋无极”收尾,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似乎在呼唤着回归自然、归隐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新莲”象征什么?
A. 失去
B. 希望
C. 恐惧
D. 忘却
“正明月秋无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怨恨
B. 失落
C. 归隐的渴望
D. 喜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具直接的思乡情怀,后者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