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第二考》

时间: 2025-05-06 01:54:29

诗句

兵去未妨行酒令,印收不碍掌诗权。

只嫌海峤登临少,梦绕朱陵紫盖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29

原文展示:

兵去未妨行酒令,
印收不碍掌诗权。
只嫌海峤登临少,
梦绕朱陵紫盖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仍然能够纵情饮酒、吟诗作对的生活态度。虽然身处动荡,但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依旧不减。作者感叹登高望远的机会少了,而心中仍然常常萦绕着对美好境地的向往,特别是对朱陵(即紫禁城)的怀念。

注释:

  • 兵去:战争结束,士兵离去。
  • 未妨:并不妨碍。
  • 行酒令:指饮酒作乐。
  • 印收:有收获、获得的意思。
  • 掌诗权:指有作诗、吟唱的权利和能力。
  • 海峤:指高耸的海边山峦。
  • 梦绕:梦中常常回绕。
  • 朱陵:古代皇宫,象征富贵。
  • 紫盖:紫色的华盖,代表权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以豪放派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尤其是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对理想和艺术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动乱时期,作者通过酒令和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书第二考》是一首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诗作,体现了刘克庄在动荡之中的坚韧与乐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在战争结束后,作者依然能够享受饮酒和作诗的乐趣,表现出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作者仍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而后两句则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作者感叹自己登高望远的机会少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朱陵的美好。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豪情壮志,又有温柔细腻的感伤,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语言上也显示出刘克庄的才华,运用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诗歌在读起来时流畅而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兵去未妨行酒令”:战争结束了,但并不妨碍我纵情饮酒作乐。
  2. “印收不碍掌诗权”:获得的印章并不影响我吟诗作对的能力。
  3. “只嫌海峤登临少”:只觉得能够登高望远的机会少了。
  4. “梦绕朱陵紫盖边”:常常在梦中回绕着朱陵的美景。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梦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生动形象。
  • “海峤”与“朱陵”的对比,形成了高远与华贵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仍旧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令: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放松。
  • 印收:代表着成功与成就感。
  • 海峤: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朱陵:对权贵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兵去”指的是什么? A. 和平的到来
    B. 战争的结束
    C. 士兵的归乡
    答案:B

  2. “梦绕朱陵紫盖边”中的“朱陵”代指什么? A. 田园
    B. 城市
    C. 皇宫
    答案:C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苏轼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追求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 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刘克庄更显豪放,苏轼则更为细腻,但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书第二考》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月十四夜对月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观梅 山中作人名诗 赠诗僧 山行 次韵羹苋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七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梅问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卖爵赘子 白字旁的字 包含绁的词语有哪些 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杀生之柄 寻根问蒂 忠悫 气壮山河 万古千秋 齒字旁的字 二气 包含徕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税侩 符券 缶字旁的字 包含帚的词语有哪些 说真方卖假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