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3:53
明月行中天,寒潭见露白。
寓物即成形,一过本无迹。
道人得禅心,即性定真魄。
鸢鱼浴天光,湛然随所适。
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行走,寒冷的潭水映出洁白的露珠。
事物的形态在这里得以体现,经过一瞬间却没有留下痕迹。
修行者若能得到禅心,便能回归到本性,获得真实的灵魂。
鹰和鱼在天光下嬉戏,清澈而自在地随意而行。
顾可适,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较为清新,常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富有哲理性。其作品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本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的创作,意在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禅理的思考。
《月潭赠夏友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明月与寒潭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超然的境界。首句“明月行中天”,以明亮的月光为引子,立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晰的氛围,仿佛月光洒在潭水上,折射出无尽的思绪。
接下来的“寒潭见露白”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一种纯净的心灵状态。露水的洁白与潭水的寒冷,象征着一种内心的清明与冷静,正是修行者所追求的心境。第三句转而引入修行的主题,讲述了“道人得禅心”,说明一种内心的觉悟和宁静是多么重要。
最后一句“鸢鱼浴天光”,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自由自在的状态,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内心的宁静与灵魂的真实,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讨,强调宁静的心灵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禅意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哪类人?
A. 普通人
B. 修行者
C. 学者
D. 商人
“寒潭见露白”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寒冷的天气
B. 水的清澈
C. 纯净与宁静
D. 鱼的游动
诗中提到的“禅心”指的是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C. 对他人的怜悯
D. 对世界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