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00:59
剑门关
作者: 何甫 〔宋代〕
一门横大道,
双剑插长空。
鼓铸非人力,
磨砻任化工。
这首诗描绘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象:一扇大门横亘在大道之上,犹如两把巨剑直插长空。这里的鼓声与铸造,显示出非人力所能及的伟大,磨砺与琢磨则全凭自然的力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剑门关位于四川境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中借用剑门关的雄伟,象征着坚固的防御和不可动摇的意志。
作者介绍:
何甫,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观察与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表现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战乱或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通过描绘剑门关的坚固与壮丽,表达对国家安宁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剑门关》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剑门关的雄伟景象,展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的开头“一门横大道”,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景观。接下来的“双剑插长空”,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剑门的形态,也赋予了其一种气势,如同两把剑直插云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工艺与自然的思考,“鼓铸非人力,磨砻任化工”,强调了自然力量与人类智慧的结合。这里,诗人用“鼓铸”与“磨砻”的对比,展现了工艺的精湛与自然的伟力,暗示着在伟大的建筑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渺小而无力。
整首诗简洁明了,意象鲜明,既有对壮观景象的赞美,又有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剑门关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精髓与自然的壮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剑门”主要象征什么?
A. 交通枢纽
B. 自然力量
C. 文化遗产
D. 个人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
A. 人类的伟大
B. 自然的力量与工艺的结合
C. 诗人的个人情感
D. 战争的残酷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A. 比喻与拟人
B. 对仗与夸张
C. 排比与反问
D. 拟人与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