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04
最上华阳馆,凄凉岂旧基。
山中为相日,楼上待仙时。
精力凋文字,群居厌朮芝。
却输元处士,薪爨得天知。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华阳馆的感受:这座华阳馆虽然是最好的,却也显得凄凉,根基似乎并不稳固。在山中与友人相聚,似乎每一天都是仙境的期待;然而,身处楼上却又不免感到孤寂。精力日渐衰退于文字之中,周围的人都厌倦了繁复的生活。与元处士相比,我的生活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只有上天知道我为了生计所做的艰辛。
王莱,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偏向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
这首诗创作于王莱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追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陶隐居上馆》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无奈,既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反思。首联“最上华阳馆,凄凉岂旧基”以“华阳馆”引出诗人对隐居地的依恋与失落,显示出环境的对比,揭示出内心的孤寂。而“山中为相日,楼上待仙时”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对超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精力凋文字,群居厌朮芝”则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表达了对繁琐生活的厌倦,透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最后“却输元处士,薪爨得天知”则巧妙地引入陶渊明,强调了作为隐士所需面对的生计问题,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丰富多样,情感真挚深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揭示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华阳馆”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C. 纷扰的城市
诗人提到的“元处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老子
B. 陶渊明
C. 屈原
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哪种情感?
A. 满足
B. 厌倦
C. 兴奋
王莱 vs 陶渊明
王莱的《陶隐居上馆》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莱的诗更显孤寂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