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5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作者: 欧阳詹 〔唐代〕
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
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
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
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袁秀才的读书人失意归乡的情景。诗的开头,瘦弱的马从都城出发,沿着修好的道路向江东行去。昨夜的雨水冲刷了关河,草木的生长并不是春风的结果。虽然箭矢未能命中目标,璞玉最终还是会被雕琢。秋天的高空是可以翱翔的,难道不应该随高飞的鸿雁一起飞翔吗?
作者介绍: 欧阳詹,唐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丽,常常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作者以袁秀才为主角,表现了对读书人失意归乡的关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首联“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以瘦马和修路的意象,暗示了袁秀才的艰难旅程。紧接着的“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仿佛在为朋友的失意而叹息。
在后两联中,诗人转向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表达了对袁秀才未来的期许,尽管眼下未能如愿,但潜在的才华终究会被挖掘出来。最后一句“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以高飞的鸿雁象征理想与追求,鼓励袁秀才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鼓励,也反映了那一时代读书人的困境与心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人的失意与未来的希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鼓励,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羸马”指的是:
A. 健壮的马
B. 瘦弱的马
C. 骏马
诗人用“璞”来比喻什么?
A. 未被发掘的才华
B. 失去的理想
C. 已经成功的人生
“层霄秋可翔”表达的意思是:
A. 只有在春天才能飞
B. 秋天的天空同样可以追求理想
C. 高空飞翔很危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